不是在基层,就是在下基层的路上——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王天定事迹(2)
2013/11/28 11:29:4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1995年5月,他来到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荆紫关镇,深入湖北境内的河南“飞地”石槽沟村采访,群众非常感动,称他是“从省里来的第一个同志”。
长年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王天定经常收到群众的来信,受到各地宣传部门和群众的高度赞扬。今年春节前,安阳市委宣传部给报社寄来感谢信,对王天定给予高度评价:“他从未向我们提过任何条件和要求,也不接受任何纪念馈赠。尽管已是一名50多岁的老同志,但仍然坚持采访报道坐公交车往返……”
心系百姓,为人民群众鼓与呼
王天定倾情百姓,镜头始终对准群众,为基层干部和群众鼓与呼。《游子的笑声与眼泪》《军嫂之爱》《飞来的闺女》《侠骨热肠的“剃头匠”》《采煤工的一天》等新闻摄影作品,生动记录了基层劳动者的动人事迹,在广大读者尤其是基层百姓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同时,他的镜头也对准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假、丑、恶现象,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曝光。如《郭店镇粮管所仍在给农民打白条》、《非法金融机构违规经营,受害群众叫苦连天》、《领导“竭泽而渔”集资修路,百姓“雪上加霜”无力脱贫》等一批作品,对一些坑民害民的行径进行了深刻揭露。老百姓感念他的奔走呼吁,亲切称他为“百姓记者”。
王天定有一颗善良的心,每当看到被采访对象生活艰难,都会慷慨解囊给予帮助。1996年12月,王天定采访见义勇为的农民付彦英时,掏出自己身上的几百元钱接济他。2008年4月,豫东艺专师生为民权县身患血友病的少年李凯捐款,正在当地采访的王天定也加入到捐款行列……
淡泊名利,视新闻摄影如生命
王天定对新闻摄影事业孜孜追求。在河南日报工作近20年,一次次放弃竞聘领导岗位的机会,一直奔波在采访第一线。他说,体现人生的价值不一定非要当官,做一名让百姓信赖的记者是最大的成功。
2008年除夕,奔波一年的王天定回到家中,突然血压增高晕倒在地,救护车把他拉进了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病情刚刚稳定,他又采访了全国劳模、妇产科专家张菊新,发表了《张菊新与病友的故事》、《感受张菊新》等摄影报道。
1994年8月,在尉氏县水坡乡,王天定为了拍摄棉花专家给棉农讲课的照片,冒着酷暑和棉农一起听课。这时突然停电,电扇停转,一名棉农不顾自己汗流浃背,拿起扇子给专家扇了起来。他迅速将这一动人情景记录下来,照片《棉农疼爱专家》很快在河南日报刊发。这幅生动的图片真实反映农民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崇尚、对专家的尊敬,多年后还有很多读者称道。
王天定从不忘记学习,他的新闻理念、摄影技艺一直处于先锋状态。他撰写的《摄影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浅谈党报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向》等论文发表后,为河南新闻摄影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这些年来,他的照片多次获得新闻摄影大奖。他拍摄的《棉农疼爱专家》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情洒王屋引甘泉》《零点的沸腾》《冒雨堵决口》《郭永和的向阳幸福院》分别获全国省(市、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带着爸爸去上学》等分别获河南新闻奖一等奖。
王天定在从事新闻摄影的同时,也拍摄了大量宣传河南生态旅游的风光照片,先后出版了摄影集《一名记者眼中的宝天曼》《中原自然风》《伏牛山印象》《黄柏山之恋》。其中《中原自然风》一书作为河南代表团访美礼品,由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永久收藏。【原标题:不是在基层,就是在下基层的路上——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王天定事迹】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记协网 20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