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铮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并且锐意革新,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赵派”河南坠子,创作曲目百余段,极大丰富了河南坠子的音乐表现力。
只有学生没有徒弟的赵铮
采访过程中,老人突然猛烈咳嗽起来,示意儿子要躺下休息。记者正在犹豫是否离开,突然,四五位手捧花篮的老人簇拥着进门来。看到他们,赵铮眼睛里顿时写满了喜悦,高兴地说:“你们咋来了?”
“我们来看您啊!”原来,他们是赵铮在开封艺校教过的学生,如今都退休了,相约来医院探望老师。
看着师生情深的温馨场面,记者想起赵铮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过“我没有徒弟,只有学生”。
为什么说自己没有徒弟?面对记者的疑问,老人艰难地说:“因为徒弟和学生不一样。”儿子陈觉补充道:母亲反感“徒弟”的说法,是因为旧社会的艺人都是师傅带出来的,某种意义上是师傅的个人财富。而她毕业就留校做了老师。她一直耿耿于怀“河南坠子后继无人,曲艺创作人才缺乏,演出无阵地”,她认为,曲艺必须有新生力量才能发扬光大。
在河南提出“办曲艺教育”,赵铮是第一人。
1981年前后,赵铮开始办省戏剧学校曲艺班。她口传心授、精心培养了100多名学生。从于根义、赵静到王小岳、范军等,知名者数不胜数。
老人的曲艺教学法得到了中国曲协的认可,姜昆曾对老人说:现在我们也正在走您的路,办曲艺班,培养学生。
荣誉是大家抬举
前不久,病床上的赵铮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
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设立的中国曲艺最高奖,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首次设立了终身成就奖。赵铮凭借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征服了评委,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十位大师之一。
鲜艳的奖杯就在赵铮的床头。
看到记者拍照,赵铮把脸往“牡丹”旁边凑了凑,认真地看着镜头,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微笑。 “荣誉是大家抬举。”不管谁问她获奖感受,老人永远是这么一句话。(郑州日报)【原标题:檀板坠韵唱新声 访曲艺表演艺术家赵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