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艺术学校的老师,后来却改行唱起了河南坠子。
她是在“全国音乐周”上和郭兰英、黄虹齐名的“三条辫子”。
她用简板打出了河南新坠子——赵派坠子。
她是中南五省唯一拿到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的曲艺表演
艺术家、教育家。
她没有徒弟,却有很多学生。
她,就是赵铮。如今,这位82岁的老人因病躺在了病房里,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周末的上午,记者捧着鲜艳的红色康乃馨来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病房楼内。
推开房门,赵铮身着红色睡衣安静地坐在轮椅上,秋日的阳光透过窗帘温柔地照在老人脸上。
听说记者来了,戴着氧气罩的老人有些艰难地转过脸来。
赵铮与“新坠子”
牡丹花的娇艳一如老人的艺术人生。
赵铮1925年生,就读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因为教学的需要,她接触了坠子,从此与河南坠子相伴五十多年,集表演、创作、教育于一身,推动了河南坠子的创新发展。 “我当时一接触河南坠子,它的形式短小简单,它的旋律很美,群众很喜闻乐见,就像一个农村姑娘没有修饰,没有打扮一样。所以我觉得它很可爱,就爱上它了。” 病中的赵铮说话很吃力,但吐字仍像她的坠子那样清晰。
1951年,赵铮对河南坠子传统曲目《摘棉花》反复揣摩,进行创新。“当初的《摘棉花》就像是两个农村很朴素的姑娘,后来我把它打扮得仍然是很朴素,但是更优美了。” 1956年,赵铮带着《摘棉花》到北京参加首届全国音乐周,在天桥剧场演出,同台的还有郭兰英。
“太阳出来满天霞,五色彩云照南洼。从那村庄里,走过来两个姑娘,她们本是小姐儿俩呀。”甩着大辫子的赵铮一上台,马上赢得了满堂彩。
《摘棉花》轰动京华,赵铮一炮走红,该剧也成了赵铮的成名之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南人民广播台都进行录音播放,内蒙、山东、河北等地部队派人专程来河南学习。此后,赵铮进入了自己创作、演唱河南坠子的全盛期,创作演出了《双枪老太婆劫狱车》《一片丹心焦裕禄》《岳母刺字》等大量作品,一直到“文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