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曲艺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赵派”河南坠子创始人赵铮走了,离开了热爱她的观众和她痴爱的坠子艺术。她的一生和河南坠子艺术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祖籍河南项城的赵铮1925年农历三月二十一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父兄影响,爱好京剧、歌舞,常听曲艺,曾粉墨登场演唱京剧、歌舞剧。12岁参加学生流亡剧团在中原进行抗日宣传。1950年考入开封艺术学校戏剧专修科,在校内自己设计唱腔,自导、自演豫剧。留校任教后讲授地方戏曲课,开始磨唱片,钻书棚,学习豫剧、河南坠子等民间戏曲。
1953年创作并演唱河南坠子《摘棉花》,开始向曲艺工作者转变。1956年8月参加首届全国音乐周,赵铮就以《摘棉花》引起极大的轰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中国曲艺研究会联合召开座谈会进行研讨。赵铮也由此而声名大振,同郭兰英、黄虹三人被誉为音乐周上的“三条辫子”。之后,赵铮积极投身曲艺创作和演出,创作演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曲目,同时也开始了她曲艺教育家的生涯。
1957年,在全省曲艺、木偶、皮影会演中,她创作并演唱的河南坠子《晴雯撕扇》(沈彭年作词)获优秀演员奖。同年,李小娟、周小惠、吴姗、郑兰等考入省曲艺组,她担任这批学生的启蒙教师,教她们演唱,给她们排练,还陪她们一起登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