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一副简板翻杨柳新声 两段檀木铸铮铮曲魂——坠子大师赵铮的艺术人生(2)

2013/11/26 9:17:14 点击数: 【字体:

  就在她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1958年5月因批评河南曲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发展河南曲艺事业的一些建议而被划为右派分子,被迫离开河南省曲艺队,下放郑州北郊农村监督劳动改造。“改造”不忘坠子,生活愈加坚强,她劳动之余依然进行创作,写了《巧手二大娘粗粮细做》等表扬好人好事的唱段,并带上自备的简板,唱遍改造所在地郑州北郊老鸦陈公社。

  1960年,赵铮调入郑州市说唱团,继续从事河南坠子的专业演唱和研究,创作、演唱《甜甜和圆圆》,整理演唱传统坠子《玉堂春》、《黛玉悲秋》、《草船借箭》,从文字到唱腔进行了较大的加工、修改和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1962年,根据小说《红岩》改编创作、设

  计唱腔并演唱中折河南坠子《双枪老太婆劫刑车》、《江姐险渡》(两回)、《小萝卜头》(两回)等,取得极大成功,成为久演不衰的代表曲目,在当年举行的全省曲艺会演中,《双枪老太婆劫刑车》被选为优秀节目。

  1966年,她被迫停止艺术活动,被抄家、游街、批斗,隔离达四年之久。

  尽管历经磨难,但赵铮对河南坠子痴心不改,坚持创作直到晚年。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继承传统,锐意革新,创立了“赵派”坠子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河南坠子的音乐表现力,其唱腔既有“大江东去”的豪放,又有“小桥流水”的婉约。一生共创作曲目百余段,在河南坠子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1981年,56岁的赵铮开始筹备成立河南省戏曲学校曲艺班。她四处奔走,白手起家,历尽艰辛,创办了河南省戏曲学校曲艺班,开了北方曲艺系统教育之先河,三届曲艺班共为我省培养了近百名优秀曲艺工作者,为曲艺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中州曲魂”的美誉。

  步入晚年之后,赵铮仍十分关注河南曲艺的发展,孕桃育李,提携后生,不仅为全国一、二、三届曲艺节创作辅导了很多曲目,而且在自己身患癌症、老年丧子的双重打击下,以非凡的意志顽强拼搏,将半生的创作研究成果整理出来,留给后人,编著出版了《赵铮河南坠子艺术》、《赵铮回忆录》和《赵派河南坠子精选》音像光盘,为河南曲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资料和财富。此外,她还倡议成立“河南贫困曲艺艺人基金会”,用以救助贫困曲艺艺人。

  2005年6月,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共同主办了“赵铮从事曲艺艺术暨‘赵派’河南坠子艺术研讨演唱会”。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姜昆亲临祝贺并讲话:“赵铮是河南的骄傲,是中国曲艺界的骄傲。曲艺之所以薪火不断,就是因为有赵铮这样的曲艺大师不懈的努力,才保持了曲艺在整个文艺界的地位。赵铮是全国公认的著名曲艺改革家、表演艺术家、曲艺教育家,她在艺术成就上可与常香玉齐名,是众口一词响当当的中国曲艺名牌。”

  2006年8月,中国曲协任命赵铮为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9月,赵铮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代表了中国曲艺最高水平。□首席记者张体义【原标题:一副简板翻杨柳新声两段檀木铸铮铮曲魂 “赵派”河南坠子创始人赵铮的艺术人生】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6年12月02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