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嗅觉总是更加敏锐。原本被资本市场公认为高危投资领域的农业,从2010年开始,已成为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随着丁磊、朱新礼、柳传志、王健林等一些行业大佬相继涉足农业投资,农业越发变得时髦而炙手可热。
农业投资的风险在哪里?大量资金的介入,能否对这个传统行业带来变革?对这个“潜力无限、财富巨大”的产业,如何才能真正抓住机会?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
“投资者需要对农业风险有深入了解”
“一个传统工业项目,可能几千万就能起步,很快就能见效,但是一个好的农业项目,没有几个亿的资金,没有几年时间,根本别想做起来。”宋丰强告诉本报记者。
宋丰强的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在郑州市郊区的黄河岸边修建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开始就是大把投钱,见不到一点收益。几年之后才逐渐见到效益,建成了规模1.5万亩的种植养殖,生态旅游加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又延伸了加工业,农产品出来以后通过加工增值。
在他看来,农业投资周期长,投入成本大,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很难坚持下去。“这些年,如果我继续做其他行业,企业规模要远远大于现在,但农业的魅力就在于,时间越长,对这个行业就越有感情。”宋丰强说。
农业投资的风险还不局限于此。“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是传统的散户式小农经济,没有设备购置和更新、没有技术进步投资,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集约化的基础条件平台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对农业项目的投入经常会远大于投资者预先的评估设想。一般的农业投资者往往对这一点估计不足。”宋丰强说。
此外,在宋丰强看来,环境和气候是对农产品制约较大的基本因素,如渔业、种植业、养殖业均是“靠天吃饭”的行业,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可控性比较差,价格波动最为明显,其盈利水平也随之波动。而近几年的原材料、农资产品价格等普遍上涨,也推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即使是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也经常陷入低利润困局,甚至由于成本太高而亏损。
宋丰强认为,让农民自己去搞现代农业是很难的。“农民规模小、资金少,不懂科技,也不懂市场,中国农户很多,政府也没有办法一家一户地去扶持。举个例子,我国目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人,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人。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农业技术员,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达到45%至65%,差距非常显著。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生产,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组织,由能人牵头,跟农业龙头企业对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业的效益最大化。”宋丰强说。【原标题:宋丰强:现代农业成功关键是建立清晰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