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使殷贵鸿如此坚定和执著?原来,1992年,农村生活条件普遍很差的时候,殷贵鸿读高中二年级。那年,殷贵鸿的老家,河南鄢陵县实行小麦统一供种,推广使用的就是周麦9号,麦收时居然刷新全县纪录,亩产550多公斤,乡亲们乐翻了天。“周麦”能让农民吃上白面馍,对农民的贡献最大,由此,他抱定志愿,将来一定要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工作。
今年才32岁的殷贵鸿的外号叫“小麦迷”。春天来了,他蹲在地里看小麦长势;夏天到了,他站在烈日下,选穗、拔单株、脱粒、实验;秋天到了,他弓腰分区播种新品种;冬天到了,他还要拨开雪层,看看麦苗的抗寒能力。他把自己的青春都撒在了周口农科所这60亩地里。先后培育出周麦系列15个新品种,其中周麦11、12、16、17、18经过国审,5个通过省审,6个品种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累计推广种植6077万多亩,新增经济效益15亿多元。他被评为国家区试先进个人、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前不久,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
目前,殷贵鸿研究出了加代技术。周麦19从培育到2005年河南省审定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试验平均亩产563.7公斤,最高亩产达685.7公斤,一举达到河南省“十五”攻关要求;区试连续两年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强筋一级标准。在全国第三届优质小麦品质鉴定会上,“周麦19”成为评定出的12个优质品种之一,此举标志着周麦育种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本报记者 邵文杰【原标题:从农民到小麦育种专家】(摘自《光明日报》的《新农民:走进科技创新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