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心声:“玉米种子是我的生命,这辈子干了一件我喜欢干的事,足矣。”
编辑点评:“让乡亲能吃上饱饭”,这样朴素的信念支持了一个个科技成果的实现,也让程相文把一生献给了土地。金灿灿的种子弥补了他心中的遗憾,国家民族的育种事业,寄托了他的赤子情怀。
五十年,如候鸟一般,往返海南、河南两地;半世纪,孕育一粒种子,从韶华到古稀。抱着“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的信念,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程相文痴心科研、南繁北育,先后选育39个玉米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1963年,程相文主动放弃留在家乡郑州工作的机会,只身一人来到鹤壁市浚县,做了一名农业技术员。1964年冬,他扛着50多斤玉米种子,独自一人远赴海南,在三亚一个边远村庄开始了育种生涯。1969年冬,在海南育种的程相文发现基地有不少玉米苗叶色发红,缺少氮素。买不到化肥,他打听到3公里外有公厕,借了一副木桶,就去医院挑粪。一担粪水三四十公斤,挑到第四天,肩膀磨出了血,脚掌起了泡,累得虚脱、头脑昏昏沉沉的程相文竟一下跌到1米多深的粪便池里。就在这一年,农民播下老程培育的玉米品种,平均亩产突破1000斤。
半个世纪的育种生涯,48个春节在海南玉米田间度过……如今,年近80岁的程相文过年时还在海南,坚守在科研一线。多年来,程相文获49项科技成果奖,其中“浚单20”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程相文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原标题: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