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岁的程相文是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玉米育种专家。他1963年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来到鹤壁市浚县,48年如一日,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近1亿亩,增产玉米2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农民亲切地称他为“致富财神”、“人民的育种家”。
48年,直把他乡作故乡
1963年,27岁的程相文从河南省中牟农校毕业后,放弃留在家乡郑州工作的机会,只身一人来到地处黄河故道的鹤壁市浚县,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员,负责种子试验。他说:“我是学农的,黄土地就是我事业的支撑点。”
玉米是浚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全县有三十多万亩种植面积,但当时亩产才50公斤左右。程相文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新的玉米良种,让脚下这块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来。
由于海南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冬季育种条件。1964年秋天,刚到浚县不久的程相文便自告奋勇,扛着搜集来的两袋玉米种子,乘火车、换汽车、坐轮船、爬山坡,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辗转来到海南崖县的一个乡村。从此,一间土坯房、8亩地,程相文开始了他艰苦的异乡育种生涯。
第一次异乡育种,先是遇干旱,程相文挑了14天的水,把8亩玉米一棵一棵浇完。不曾想,刚浇完没多久,大雨又造成大涝,他又一盆一盆地排涝,一直舀了7天,才算保住了弱苗。
来年春,乡亲们用上了他从海南精心繁育的第一批玉米种子,亩产达到了350多公斤。村民们奔走相告:“小程带回来的种子可真是‘金豆子’!” 村民们围住他:“这种子明年还有吧?”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程相文点点头。
于是,从那时开始,每年秋收过后,程相文就会前往海南,暮春时节再北返。在他工作的48年间,有46个春节是在海南度过的。1987年父母过世和2007年爱人过世的时候,他都在异乡的玉米地里。每次听到噩耗,他会忍着悲痛在玉米地里走一圈,然后回屋里呜呜地哭,哭停了又去了玉米地。
48年,直把他乡作故乡。
玉米育种事业就是他的全部
程相文的笔记本扉页上有一句用以自勉的话:“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也是他数十年“种子人生”的真实写照。
育种试验既需要复杂的脑力劳动,也离不开繁重的体力劳动。玉米花粉存活时间仅有6个小时,授粉必须赶在9时30分至16时之间进行,程相文常常连续七八个小时弯着腰为玉米人工授粉,腰累得直不起来,皮肤被玉米叶子划出一道道血口子,花粉落在身上,汗水一浸,又疼又痒,但他从来没叫过苦。
有一次,他给玉米地浇水,突然感到肚子疼,一头倒地昏了过去。帮他浇水的房东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是胃穿孔。长时间的奔波劳累使他早就患上了胃病。浚县领导知道后,派人将他接回来治疗。在县医院病房里,妻子和女儿流着泪劝他多休息一段时间,可他刚一出院,又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为了多掌握育种知识,他还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五十多家科研单位。一次,他得知中国农科院培育了一个新的玉米品种,品质好,程相文就带着两位同志跑到千里之外的张家口去找种子,路上住地下室,吃泡面,到那里之后,人家送了一个玉米穗,程相文高兴得不得了,像得了宝贝似的。
程相文常说,我这一辈子,只干了一件我喜欢干的事,就是为农民选育能多打些粮食的玉米种子,没啥了不起的。在同事眼里,玉米育种事业就是他的全部。
多年来,程相文获得47项科技成果,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近1亿亩,增产玉米2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经过他19年摸索培育出来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每亩可产700到800公斤,2010年在全国推广到4700万亩,目前已成为河南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
种子离不开大地 他离不开育种
程相文有个“三不”原则:不考虑地位、不考虑待遇、不考虑名誉。这么多年里,他有很多机会可以离开农科所,到县里做官、到大城市挣钱、到更大的科研单位做带头人,他都一一拒绝了。如今,已75岁高龄的程相文仍然每天坚持到田里劳作。与程相文共事多年的秦贵文评价说,他离不开育种,就像种子离不开大地一样。
上世纪80年代初,浚县人民政府换届选举,组织上提议程相文为副县长候选人之一。他得到这个消息后,主动向县委表达了不愿参选的意愿。事后,有人为他惋惜,他说:“我喜爱育种事业,更愿意在育种岗位上奋斗一生。”
1984年,河南省直一家科研院所调他去工作,待遇优厚,他谢绝了;1988年,上级党委任命他为鹤壁市某科研单位的领导,通知都下了,他却说:“我最好的位置是育种。”国内多家种业公司高薪聘请,他也不动心,多年来,程相文所获奖金累计达900多万元,但他一分都没留,全投入到了科研之中,他说:“我害怕金钱把我的背压弯了。”
今年1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调研旱情时来到鹤壁市农科院,他握着程相文的手说:“河南省的科技人员要向你学习。”稍微停顿一下,又加重语气说:“我也要向你学习!”他还亲自给浚单系列的玉米种子手书了一个新名字,叫“永优”。(记者 李亚楠)【原标题:“人民育种家”的“种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