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永优"之托 温总理为玉米专家程相文执着而动容

2013/9/23 14:56:12 点击数: 【字体:


    祖国宝岛海南,这块神奇的“天涯海角”,也是绝好的玉米育种摇篮。

  一位发白如霜,面赤如枣,75岁高龄的老人,在海南三亚崖城镇城东村的一片玉米地里,如雷似鼓的春节鞭炮竟听而不闻,全神贯注地给玉米套袋授粉。

  附近的村民非常熟悉这位老人的身影,因为这已是老人第45个在玉米地里度过的春节,然而他们并不清楚,这位老者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程相文。

  程相文十分眷恋这片土地。从1964年他孤身一人来到海南,在海边的一个村租下8亩地开始,几经转移,如今已发展为120亩标准化玉米育种基地。这儿距中原地区数千里之遥,气温气候和地理反差巨大,培育出的玉米种子适应地区广泛,质优耐旱,密植高产。在这里他先后培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其中11个被列入国家示范推广品种,6个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10年全国推广面积4700万亩,已成为河南第一、黄淮海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先后创造经济效益7亿多元。

  然而,2011年的春节,毅然在海南育种的程相文,却比往年平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10天之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他亲切交流的场景,一次一次浮现在他眼前。

  那是2011年1月22日上午,温总理冒着严寒来到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足足在那儿调研了40分钟。

  1963年程相文从河南中牟农专毕业后,就来到了浚县农科所,也就是鹤壁农科院的前身。翌年便开辟了那片基地。46个寒暑往来,他像候鸟一样南繁北育,特别在春节和盛夏玉米扬花期,他都在这片土地上浇水施肥、培育良种。他的父母和他的妻子相继病故之前,程相文都无暇与家人见上最后一面。从“小程”到“老程”,从风华正茂到银发满头,从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到国家著名育种专家,程相文就为了一件事,让农民多打粮食!

  温总理为老程执着玉米而动容,紧紧握着程相文的手说:“河南省的科技人员要向你学习!”接着又加重了语气,“我也要向你学习!”

  在农科院展示大厅,温总理被一个盛满“浚单20”玉米新品种的巨大金色木碗所吸引。这个品种是程相文用19年时间培育而成,率先创造了万亩核心区全国夏玉米最高产纪录。温总理一边剥下几粒玉米,一边鼓励程相文:“河南省对小麦生产贡献全国第一,对玉米生产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在老程与温总理道别不到半个小时内,市里又给老程传来一个惊喜:温总理给“浚单”起了个新名字,叫“永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年春节在海南育种,“永优”二字像一把冲锋号角激励老程“志在千里”。

  种子是农作物的生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不断推动粮食优质高产的主导者在于优良的品种。在玉米种植中,品种需要年年更换,否则第二年就得减产,只有不断地培育出好品种,玉米才能不断增产。放眼全球,种子领域竞争激烈,谁占领了种子制高点,谁就在全球放大了“民以食为天”的声音。程相文告诉他的团队:“总理说的‘永优’,就是让我们培育出的种子品质永远优秀,在与外国种子的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

  跟随老程多年的两位助手,认为“永优”的寓意还不仅于此。

  优良的种子靠什么培育出来?“永远优秀”需要依托什么精神?有着多年党龄的程相文,一生苦苦追求着“让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让一粒种子造福一个民族”的宏大目标。近半个世纪异乡育种的风雨漂泊,使他吃尽了千辛万苦。为给玉米补充氮肥,他曾在附近一家医院的厕所里,一连挑了7天的人粪尿。特别在每年七八月份,正是玉米授粉期,而花粉存活的时间仅有6个小时,授粉必须赶在上午9时到下午4时之间,此时玉米地里的温度常常高达35摄氏度以上。程相文头顶烈日,每天连续在地里紧张劳作6个小时以上,几次晕倒在玉米地里。

  而他“衣带渐宽终不悔”。20多年前曾调他去省城科研单位,他婉言谢绝;也曾任命他去某县级单位当领导,他力辞不受,一生与玉米不离不弃。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他依旧风雨田间。他说:“发自内心地说,很累、很苦,但我们培育出了好的品种,农民多打了粮食,心里感到很幸福,虽然身累,心里不累。”

  优秀的品种来自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位共产党人痴情育种的优秀品质,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献身攻关的高尚情操。

  “永优”之托,是温总理为玉米再创高产对程相文的深情嘱咐,也是玉米专家程相文再攀高峰的绿色愿景。

  海风从南疆吹来,滋润着老程身旁玉米的绿叶;歌声从琼山飘过,萦绕着老程节日对亲人的思念。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总理的嘱托,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白立功【原标题:"永优"之托 温总理为玉米专家程相文执着而动容】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25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