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走到了一个必须转型发展的关键期。” 20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主讲人杜祥琬院士在英大传媒研究院与《亮报》举办的“能源大讲堂”上表示,资源和环境制约等全球变化因素,对传统能源格局提出挑战,我国需要寻求最优的能源发展战略和路线。
据杜祥琬院士介绍,“十五”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十年增长2.2倍,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我国GDP目前占世界生产总值不到10%,但能源消耗已达20%,能源排放的污染气体居世界之首,温室气体占世界总量的25%。单位GDP的能耗、污染排放和碳排放都过高。我国煤炭的年产量已达30亿吨,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符合科学产能的要求,多半产能达不到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生态的国际标准。
“中国没有粗放的资本。”杜祥琬指出,我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在守护环境底线基础上精心设计的发展过程。他提出了“科学、绿色、低碳”的能源战略,建议“十二五”期间推进核电、水电和天然气的发展,加快煤炭洁净化和安全生产,支持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改变汽车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模式等。
在谈及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时,杜祥琬表示前景乐观,原因有二:首先,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太阳能发电资源约20亿千瓦;其次,国内需求大,目前由于三头在外,产品价格较高“用不起”。“我国的光伏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困难期,产业形态须转向国内需求为主。不要急于上规模,关键要进行科技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
杜祥琬预测,我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进入能源多元结构阶段。到205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能源体系的变革,实现能源供需模式的科学平衡。届时能源结构中,洁净能源将占一半以上,并呈继续增加势头。
当日,英大传媒研究院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英大传媒研究院学术指导委员会顾问杜祥琬、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智石智库秘书长朱敏等专家出席了仪式。英大传媒研究院由英大传媒投资集团创办,旨在充分发挥各方学术研究和媒体资源优势,开展能源经济、传媒业态、艺术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合作与传播活动,为能源行业、专家学者、社会公众搭建沟通的桥梁,通过专业传媒与研究机构的协同创新,提升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和佳)【原标题:杜祥琬:中国已走到经济转型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