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杜祥琬:中国核电奏响三部曲

2013/9/18 9:11:24 点击数: 【字体:

 
    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互不排斥

    在核电发展过程中,关于自主创新的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快堆实现临界,并不等于我们完全掌握了快堆技术。中国做完了实验快堆,正在与俄罗斯合作开展示范快堆的技术攻关。”杜祥琬透露。

    杜祥琬认为,在核能发展中,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互不排斥。

    20世纪70年代,核电开始在中国起步,最初中国选择的是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模式,走的是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并建成了30万千瓦秦山核电站。之后,中国成套购置了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核电机组,中国的大亚湾核电站就是采用引进技术。2006年,中国又引进了美国和法国的第三代压水堆技术——AP1000技术。

    “因为它的安全性和效率都更高。我们可以在已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吸收、消化、再创新。”杜祥琬认为,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并不矛盾,从引进消化吸收起步,然后走向自主创新,这条路线更为切合中国的实际。

    不仅如此,核能发展的第三部曲,也就是发展聚变堆,更需要国际合作,不仅是中国,即使美国和西欧的发达国家也很难以一国之力单独建造一个聚变堆。

    2006年,欧盟、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决定,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其目标是将热核燃料加热到1亿摄氏度,它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产生能量多于其消耗能量的聚变反应堆。

    “可以说中国核能发展的‘三部曲’中都包含有国际合作。”杜祥琬说,不过在开展国际合作的同时,中国同样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增强国产化能力,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

    完善产业链

    尽管核能在中国已发展了近40年,但截至目前,中国没有一个核废料处理厂。

    杜祥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核电的规模十分有限,核废料的规模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产业。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将核废料里的长寿命元素经过嬗变后变成短寿命元素,经过玻璃固化和层层屏蔽后,以深层地质掩埋的方式来处理核废料。这也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

    然而,到2050年,我国核电如果达到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将超过现在全世界核电的总量。届时,我国的核电发展将从东南沿海地区延伸到内陆地区,核废料的处理问题也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杜祥琬认为,核电发展不仅仅是建立核废料处理厂的问题,对于发展核电来讲,安全永远是排在首位的,其次核电发展还应注意全产业链的协调,不能仅盯着制造业。

    “发展核电应从前端的核燃料加工、循环利用开始,到后端的核废料处理,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否则核电发展很难得到匹配。”杜祥琬指出。(《科学时报》记者 张巧玲)【原标题:杜祥琬:中国核电奏响三部曲】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0年08月24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