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锋照片
人物小传
张新锋,中共党员。1999年进入南阳卷烟厂,从事维修工作。2004年,被中共南阳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河南省总工会评为“河南省技术能手”;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南阳卷烟厂,提起十车间电修组组长张新锋,许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之情:从2002年度的厂优秀技术能手、2003年度的厂劳动模范,到2004年度的南阳市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度的河南省技术能手和全国轻工行业职工创新能手,再到2006年度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新锋5年迈出了五大步!一些不了解他的人会说,这小伙子运气好。可他身边的同事和领导却说,这些荣誉的背后,包含着太多的艰辛和汗水。
从学生到技术骨干 他迈出了成功道路上的第一步
1999年,张新锋满怀豪情壮志,走出大学校门,成为南阳卷烟厂的一名工人。但是当时高温闷热的车间作业环境与他最初想象的大相径庭,为此,他一度感到失落、茫然。电控柜内密密麻麻、纵横排列的控制线路,更让他产生了丝丝畏惧。就在郁闷彷徨之时,看透他心事的车间领导把他“放”到了维修岗位,并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不怕干错,就怕不敢干,谁没有第一次呢,放手去做吧。”面对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跨出维修工作的第一步!
有了目标,就有了工作的动力。此后,张新锋一上班,就“埋身”于机器堆,观察每台设备的结构、运转情况,如饥似渴地研究说明书和技术参数,有时在一台设备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下班后,当别人在休闲娱乐时,他却“泡”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学技术。每次工资发到手,张新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购买大量有关电子、机械、网络通信类的书,给自己充电。为挤出时间多学知识,他究竟啃过多少袋方便面,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已无法计算,只有那一箱又一箱的资料为他的付出作出了最好的见证。
丰厚的知识一旦插上勤奋的翅膀,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张新锋很快从一名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的准电工,成长为技巧熟练、经验丰富的维修技师。张新锋有句口头禅:“我就不信拿不下它!”在他面前,一道道技术难关被攻克,一个个“疑难杂症”被“治愈”。2003年,为解决南阳卷烟厂“九五”制丝线在运行过程中网络故障频繁发生这一难题,他利用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结合实际,大胆创新。通过改造,因网络故障导致停机的时间由原来的每月16.8小时减少到现在的不到1小时。几年来,张新锋主持参与的大型革新改造项目就有10余项,为企业节约费用高达数百万元。
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选择了自己的挚爱
工作中的挑战,让张新锋上瘾,就像是品尝一杯咖啡,先苦后甜。
2003年8月,南阳卷烟厂面向全厂招聘网络管理员。这是许多年轻人向往的岗位。对于张新锋来说,更是一次走出车间,走上管理层的大好机会。凭实力,他完全可以竞聘到这个岗位。面对机会,他也曾怦怦心动,然而,当看到车间领导殷切的目光,想到技术尚未完全纯熟的制丝电气网络维修队伍时,他选择了留下。
由于多年来与外界进行技术交流,张新锋在业内已小有名气。深圳的一家公司曾派人多次登门拜访,希望他能到公司做技术总监,并许诺提供10万元年薪、三居室住房和一辆专车。当时的张新锋,月薪不足2000元,住的是用木板隔起来的不足10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面对优厚的待遇,张新锋还是选择了留下。
事后,有人说他傻,他坦然一笑:“虽然外面有舒适的工作环境,但企业是培养我的沃土,在这里,有我的事业,有真诚帮助和支持我的领导和同事,更有可以施展拳脚的大舞台。不管岗位多么平凡,只要用心付出,在哪里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身佩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章 他与责任一路同行
张新锋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人生亮丽的篇章,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面对荣誉,他感到更多的却是压力和责任。他常告诫自己: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人的智慧再大也是小智慧,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和集体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2006年,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当月,他主动请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并把身边的维修人员吸纳到小组里来。为尽快提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大家。对于那些刚刚走上维修岗位上的年轻人,他更是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指导。他自费建立了网络实验平台,锻炼团队成员的动手能力。在他的引导和影响下,班组其他成员的创新潜能和活力迸发了出来。
技术攻关小组成立以来,已完成提高三丝掺配精度、出口水分标差调整等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项目11项,设备的工艺保障能力和过程控制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劳动者感言
不管岗位多么平凡,只要用心付出,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原标题:张新锋:“锋”从磨砺出 香自勤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