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均克是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兼华苑公司厂长。在厂子里,邵均克被年轻员工亲切地称为“邵妈妈”,她以自己博大的胸怀、慈母般的关爱,成为残疾员工的坚强后盾。
小小拖把厂,幸福数百残疾人家庭
“残疾是不幸的,但是有了邵妈妈,我们又是幸运的。”记者采访中原油田残疾人企业――华苑公司时,众多身有残疾的年轻员工都这样说。
邵均克是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兼华苑公司厂长。
该厂现有员工620人,其中残疾人495人,每天能生产两百把拖把、两千双手套。每位残疾人都在这里找到了人生坐标,更得到了邵均克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2001年,邵均克到第一社区任居委会主任,兼管劳动就业工作。当时,残疾人员很难就业,面对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一双双求助的目光,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在经费紧张等不利条件下,毅然创办起了拖把厂。
当时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残疾人占90%以上,别说组织他们生产,就是保证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工作时不出意外都是很困难的事。
邵均克手把手地教他们,耐心细致得就像父母一样。三个月艰辛努力,拖把厂于2002年9月正式投产,32名残疾人和5名特困家庭待业子女成为第一批员工,走上了自食其力的创业之路。
参加过抗美援朝、大庆会战的“老石油”谢守城说起邵均克,眼眶总会湿润。“我这一生,什么艰难困苦、荣耀辉煌都经历过了。70多岁的人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的残疾女儿。可现在我踏实了!”
操心吃操心住,还设法为职工牵红线
邵均克的丈夫在采油一厂劳资部门工作,工作很忙,总希望回到家有个热汤热水。可她却无法满足,还动员丈夫和孩子把家搬到了厂里,挤进一间15平方米的平房。
厂里有40多个离家较远的残疾员工。为了解决他们的食宿问题,邵均克将自家的热水器、炉具等拿到厂里办起了食堂。残疾人收入不高,家庭大多困难,邵均克想方设法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随着厂子效益的提高,员工在厂里吃住完全免费。
8小时内是“小厂长”,8小时外是“大家长”。邵均克起早摸黑,将房前屋后8亩多的空地开出菜地,办起鱼塘,建起猪圈、羊圈、兔舍,保证了每餐都有一荤一素两个菜,每周改善一到两次伙食。她还经常亲自下厨给职工们做饭。
除生活上对“家庭成员”的关怀无微不至,她还要“包办婚姻”。邵均克平素细心地观察、揣摩每个人的情感波动,想方设法为他们牵红线、做月老。至今,已经有5对青年男女经她牵线走到了一起,其中3对夫妻已生下了聪明、漂亮的小宝宝。【原标题:办残疾人企业照顾员工濮阳女子既当厂长又当“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