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隆冬,一个中国研究组在全球知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结构》的学术文章。这篇拗口文章的目标,是破解阿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的致病机理。
能被《自然》杂志认可,是对研究人员的鼓励。但这项研究的领导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却并不兴奋,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仅回国这几年,他已在《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
施一公合上杂志,径直走进实验室继续他的实验,在他心中,还有更大的梦想。
消瘦的脸庞上,双眼炯炯有神,其貌不扬,但在学生眼中,他是学术“大牛”。
施一公从小就是“牛”学生:学习成绩连年第一,保送清华,提前毕业,赴美留学……
在美国读博士后期间,施一公确定了“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研究方向,找到治疗和防止癌症发生的方法成了他的梦想。
“我就是要从根源上了解癌症,分析癌症抑制因子和致癌因子的空间结构,看它们怎样相互作用,找到把"不正常"变为"正常"的工作手段。”
由于探究神秘的“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的蛋白SMAC,对破解致癌原因这一生命科学之谜做出了突出贡献,施一公在2003年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华裔学者,同时,他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那一年,施一公只有36岁。
这些成功,已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但这仍不是施一公心中最大的梦想。7年前,他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举家回国,到清华大学教书。做出这个决定,他只用了一天。
很多人认为他疯了,但施一公认为这是自己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我回清华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施一公说,钱学森去世前曾遗憾中国在“培养大师级人才”方面有缺憾,“如果我从清华退休时,能培养出一批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大师级人才,我会很满意的。”
一切从头再来,这次创业,他背后有清华大学的全力支持。短短5年,他先后把70多名优秀人才引回清华,他本人也在2010年把国籍从美国改回了中国。
同年,一支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国际评估组来到清华,评估生命学科,结果显示: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原标题:“大牛”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