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军今年64岁,家住开封市。从少年时期开始就热爱收藏,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份民国的婚书,让他对这个“收藏冷门”有了浓厚兴趣。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就专注于收藏婚书、古代婚礼司仪唱本、聘礼单、离婚证等与民间婚俗有关的物品,至今藏品已经过千。在开封市第九届荷花节活动之际,在铁塔公园内一个场馆中展出了自己部门藏品。
6月25日,记者来到开封市铁塔公园,见到了张洪军老人和他的部分藏品。这些旧时期的纸张,散发着温润的旧气,诉说着那些时代的婚嫁情景:清朝咸丰年间的婚书,纸张泛黄,边缘破损,内容用毛笔从右到左竖排手书,楷体均匀,行书流畅;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已经有一个彩色印刷的底版,上有“结婚证书”、“永结同心”字样和花朵、蝴蝶等祥瑞图案,再用毛笔从右到左竖排手书内容,最末有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的签名和印鉴,最末书写年月日;新中国建立后,五十年代的结婚证则有毛主席头像及红旗等鲜明的时代特色。
看到记者兴趣盎然,张洪军又带记者来到了他家中,这里还有大量的藏品。从封建社会童养媳的契约,到建立贞节牌坊的批文,都囊括在他的收藏之中。张洪军说,收藏这些婚书,倾注了他几乎全部的积蓄,其中的一些经历,也使他终身难忘。多年前,他曾到新疆去寻找边疆地区的婚书,所剩无几时,在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手中发现了“珍品”,他倾囊求购,老太太最终被他的真诚打动,将这份婚书送给了他;又有一回,一位南京的先生得知他收藏婚书,就将自己父母的婚书专程送到开封;他曾多次赴外地寻找藏品,“有时候像要饭的一样回来,很狼狈”,张洪军自己说道。这收藏过程中的点滴,都令他格外感慨,唏嘘不已。
谈到家人对收藏婚书这件事的态度,张洪军的老伴余爱琴则非常支持,有时候还帮着张洪军整理藏品,督促他多与藏友交流。“这些东西能留住历史,看看也觉得长见识,心里舒服。”余爱琴对记者这样说。
在铁塔公园的展区里,不时有人走到张洪军的婚书展馆中参观。其中,来自开封杞县的闫永治今年75岁,57年结婚,在看到与自己结婚证相同的展品时,他忍不住感慨,说有这样的收藏让他十分意外,开了眼界。
张洪军目前最大的心愿是想有一个可以长久使用的展出场所让他展示自己的收藏,与天南地北的朋友分享收藏的快乐。(完)【原标题:开封老人收藏千余份婚书 最早可追溯到乾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