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制”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汉武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帝王,为了满足他的伟人欲,“汉政府”大肆敛财,全国性的盐铁专卖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而偏偏这么一个敛财的帝王,却鼓励社会讲道德,并提拔讲道德的人当官。
汉武帝时期,最“无私奉献”的人,是一个叫卜式的农民。他特别善于经营,靠牧羊起家,发了小财。当时汉武帝正在发动对外征战,需要钱。他主动向政府捐助一半的家产。汉武帝派人问卜式:“你是想当官吗?”卜式说不想当官。又问:“是不是有什么冤屈要申?”卜式说没有。汉武帝就奇怪了,他并不相信所谓的“孝廉”那一套,更相信的是利益交换。卜式回答得很漂亮,自己的目的就是为诛杀匈奴出力。
汉武帝对卜式这样一个主动向政府捐输财产的典型还是非常重视,给卜式封了官。如果大家都像卜式这样,汉武帝就不愁没钱打仗了。
但是,不知是汉武帝的造势功夫不行还是什么原因,虽然他大力弘扬“卜式精神”,但全国就是没多少人模仿。看来人们还是很精的,他们知道,像卜式那样把家产捐给政府,未必就能得到卜式的官职,因为模仿者不再具有典型意义。
不由得想起巴菲特。巴菲特主张向富人加税。他在报纸上打广告抱怨说,政府向我们富人收的税太少了,我们不满意。其实,如果他真的觉得自己交税太少,完全可以像卜式那样,把家产捐给政府。当然,巴菲特心知肚明,这种广告不会让他的财产真的受到威胁。经济学说,不要看语言,要看行为。
后来,卜式在汉武帝发动对南越的战争后,表演升级,要求和儿子一起去死战。汉武帝对卜式精神的新境界当然又大肆宣扬,赐爵关内侯,金六十斤,田十顷。但是,还是没有人模仿。可以说,在宣传方面,汉武帝真是一个失败的领导。
靠宣扬卜式精神无法搜刮足够的钱财,汉武帝只得硬抢。他严厉垄断铸钱业,实行盐铁专卖,并搞起了“均输”:政府打击商贩,自己来做。
但是卜式这个时候却掉了链子。作为靠“无私奉献”成名的典型,卜式在道德上有很高的要求。他看不惯政府官员亲自经商。他认为,这太以利益为导向了。他向汉武帝上书抨击这种现象,并且借汉武帝求雨的机会要求处死主持国有化的桑弘羊。卜式说:“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
汉武帝对卜式的行为非常恼怒,从此不再信用卜式,并且还贬了他的官。卜式的光荣之路就此打住了。他显然没有明白汉武帝的真实思想,以为汉武帝真的是以德服人的明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政府行为其实也是经济行为。如何判断一个政府是否道德,要看政府是否愿意让利于民。政府让利于民,社会道德自然就发育起来。■邓新华(北京 媒体人)【原标题:卜式“投资”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