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愤青大夫汲黯大事记:淮南卧理

2013/8/13 14:19:29 点击数: 【字体:

    汲黯字长孺,汉代名臣,《史记》有列传。其祖先是六国时的一个小国的韂国的国君,至汲黯是第七世,“累世为卿大夫”。

  汲黯的性格,“愤青”表现,是相当有特点的,有很多成语,如“后来者居上”、“内欲外王”、“不足以辱天子之使”、“卧而治之”、“不冠不见”、“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刀笔不为公卿”,等等,都是出自他的笔下,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与汲黯同朝,太史公说汲黯:“以‘高学’著称于世”,这在《史记》中,是难得的评价。

  汲黯的本领,在于“立言”。这个“立言”,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写文章,而是以文人的身份,参与治理国家,“有劳于国”,也就是特指“封有功、禄有劳”、“劳臣”中的那个“劳”。

  古人对于“功”与“劳”的区分,是很清楚的,功,用于武将,特指军功;劳,用于文臣,是指行政业绩,汉景帝时,汲黯为太子洗马,这个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汲黯对少年时的武帝,期许很高,所以当汉景帝病重的时候,他对景帝说,虽然太子“年仅16岁,但是聪明天纵”,言外之意,就是“您放心死吧”。此人的性格,可见一斑。[河南矫制]

  汲黯一生都是“愤青”,“特立独行,不服天子政令”,有一次南方的“越族”叛乱,武帝让他去平定。但汲黯“愤青劲”上来了,不但拒不从命,还对汉武帝说:让他们随便打好了,越人作乱,这是风俗如此,“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呵呵。

  另有一次,洛阳城失火,烧毁了千余家,汉武帝请汲黯去视察。这回汲黯到是去了,不过他回报小皇帝说:有一家人失火,一间一间地烧,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足忧也。不过,我路过河南的时候,看到水旱受灾万余家,或父子相食,所以我假传你的旨意,“发河南仓粟,以振饥民”。汉武帝也很“愤青”,“见表大怒”,遂把汲黯降为荥阳令。汲黯不愿为县令,辞病归田了。

  汉武帝听说汲黯“摔耙子”了,又重新召汲黯入朝,只当一个挂名的东海太守。汲黯仍然称病,“卧衙内不出”,一年以后,“东海大治”。汉武帝这才知道“愤青”的本领,加封他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这也是汲黯一生之中,所任的最高官阶。

    [伉厉守高]

  史书记载,汲黯同时也是托孤的“股肱重臣”,本来前途相当光明,但就是因为他生性“愤青”,事事“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

  当时,武安侯田昐(此人汉武帝的亲舅舅)为丞相,朝中百官,皆不在话下,只有汲黯,可以与田昐平起平坐,称兄论弟,“中二千石来拜谒,昐不为礼。然黯见昐未尝拜,昐(反而对汲黯)常揖之。”

  汉武帝对于汲黯,也有非常之礼遇。

  大将军卫青面君奏事,“上踞厕而视之(在马桶上面接见他)”。丞相公孙弘陪宴,“上或时不冠”。但如果是汲黯,“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黯敬礼如此。”

  有一次,汉武帝大谈“天子之道”,群臣不敢说话,只有汲黯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一句话把汉武帝噎得一愣一愣的,半天说不出话来,“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

  事实上,汲黯这句话,直指人心,十分有名,也是成语“内欲外王”的来历。在历史上,各类“国师”很多,但是“真正的国师”,其实只有很少的人,这个汲黯先生,算得上是扎扎实实的“一代国师”。

  对于一般的皇帝,为其师不难,难的是遇上了汉武帝这样的“天纵之才”,伴君如伴虎,这才是最难的。

  汲黯愤青,但他并不掩饰自已,属于敢做敢为的那一类。对于说话的直率,本来是个很大的性格缺陷,不过,汲黯自恃其才,根本不以为意,他曾对劝他的人说过:“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曾经请大臣庄助对汲黯进行“重点教育”,庄助不敢“奉召”,反而拒绝说:汲黯虽然有“愤青”的一面,但是,也有“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庄助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当时张汤任廷尉,主管刑法,这个人很有本领,但汲黯在朝,经常打击张汤的“自满情绪”,牵制了酷吏们的拔扈、嚣张。大臣颜异,只因有人在他面前发牢骚,颜异没有制止(据说嘴唇还是微微地动了一下),于是张汤将颜异“问成大案”,以“腹诽”论死。满朝文武,无人敢说话,只有汲黯当着汉武帝的面,站出来指责张汤,说:“公为正卿,上不能曪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你不行,使囹圄空虚你也不行;二者无一,但你却敢把严异按“腹诽”论死,其实你自己比严异更可恶,你敢不敢让我来审你?如果你不敢,那么就说明你不但是个无耻之徒,而且你根本就不是人(原话是“公以此无种矣。”)。”

  汲、张之间的争议,其实也不总是汲黯有理,他也常被张汤驳倒,每当这个时候,汲黯“伉厉守高”,从不认错;有一次,张汤把汲黯“辩”倒了,结果汲黯当着汉武帝和满朝大臣,“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今果然!”

  汲黯对张汤的评价非常之低,他曾经对太傅李息说过这样的话:

  “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06年09月26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汲黯假传圣旨赈灾 汉武帝无可奈何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