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健印象
2013/8/1 11:24:4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刘康健是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主席,这是官称。其实,作家协会只是个社会团体,所以作协主席也就不是一个有多少含金量的官帽。刘康健在作协主席的位置上一干多年,却仍然保持着作家的本色。倘若你想从他身上嗅出一丝官僚气息,简直比登天还难。我第一次见到刘康健,是在市第二届文代会上。当时到会的人很多,主席台上坐着两排市文联的领导和市文艺界知名人士,他们每人面前都摆着一个纸牌,写着各自的名字。我寻找到刘康健的名字——原来那个剃着光头的人就是他。轮到刘康健发言,他把讲话稿往旁边一推,就半认真半戏谑地说起来。这种场合他无所顾忌,侃侃而谈,如话家常,让听众在极度的放松中如沐春风。
以前读《天中报告》,最喜欢读卷首语“稿边笔记”。每一篇都是刘主席操刀,虽然不长,但颇有味道。透过那些率性而为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一个放浪形骸的人,于天地间无拘无束行走。等到在文代会上听了他的发言,我更加相信了一句老话:“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刘主席身材高大,初看给人鲁莽的感觉。他最大的体貌特征是留光头,比蒋介石的还要大还要亮。或许,在他看来,头发是烦恼丝,不留一根就等于彻底斩除了人生烦恼,过一辈子逍遥自在的日子。
刘主席给我的最大印象正是他的洒脱超俗。这不但表现在他讲话上,还表现在他喝酒上。还说那次文代会,中午宴请与会代表,刘主席总是谈笑风生,话人生语带幽默,谈诗文独具体悟,道常人不能道之言,说常人不能说之语。
有一次畅饮间说起散文,他提到“大散文”的概念,提醒在座的要独具慧眼,发掘现实背后的东西,不能像照相机,看到什么就拍什么,剜到篮里都是菜。聊到当今文学,他叹道:“纯净的文字太少,烟火气太重!”这话出自刘主席之口,我觉得是有感而发,既是对当今文学现状的批评与忧思,也是对当前社会人心浮躁的不满。
我与刘主席有过几次接触,每次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春天去市里参加颁奖仪式,看到刘主席与主办方的其他领导坐在主席台上。会议开始前,刘主席请大家往前排坐。他喊到了我的名字。其实就这么一句在他看来也许很随意的话,我却很受感动,刘主席竟然能记住我的名字!在我看来,市作协几百会员,刘主席就是这个大家族的族长,他能记住每一个族人的名字需要怎样的一种姿态啊!然而,这也正表明了刘主席是多么的平易近人。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想,刘主席能在名利场中卸下常人不能卸下的包袱,轻轻松松生活,快快乐乐工作,无拘无束交友,岂不是活出了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居僻野,心远俗世,为人称道。刘主席呢,他身在江湖却心性澄澈,岂不应了周敦颐的那句话:“出淤泥而不染!”
活在当下,能如刘康健主席这样洒脱者不多见。我敬佩刘康健,羡慕刘康健,希望自己也能活成刘康健。如果刘康健坐在我的对面,他一定会伸开肥硕的手掌,抓一抓光亮而智慧的头颅说,不为而为,无为而“至”。■朱国喜【原标题:刘康健印象】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2011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