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张文欣:我和一个城市的两本刊物

2013/7/29 17:26:11 点击数: 【字体:

    张文欣:男,1948年生,汉族,汝州市人,中共党员。

  1966届临汝高中毕业生,1970年参加工作,在陕县观音堂煤矿子弟学校当教师。

  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洛阳师专(现洛阳师院)中文系学习。

  1981年毕业后到豫西师范任教。

  1982年调入洛阳地区文联《洛神》编辑部工作,先后任编辑、副主编。

  1986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到洛阳市文联工作,先后任组联部主任,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牡丹》文学杂志主编。

  2006年退居二线。

  我和一个城市的两本刊物——我的三十年

  一九七八年以前,我在豫西山区一个煤矿子弟学校当教师。对于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做文学梦,但又是老三届毕业的我来说,这时候已安分了许多,这时候几乎看不到什么文学期刊,报纸上也没有副刊,没有真正的文艺作品。我只能把我对文学的憧憬和热爱消融在我天天站立的课堂上。

  使我的命运发生改变的契机是这一年的高考。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和背景,在我高中毕业十一年之后的这一年,又参加了高考。尽管当时许多大学似乎对大龄考生并不是多么热情,我们河南还规定了大龄考生比普通考生高出八十多分的录取标准,但我最后总算成了洛阳师专(后为洛阳师院)中文系的一名学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大学校园里似乎更为明显。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在文学作品里也体现得更为强烈、鲜明和感性。那时候,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就是贪婪地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且也开始试着写,写诗,写评论,也写些所谓研究性的文章。就在这期间,我开始和洛阳的文学刊物发生了联系。先是在洛阳地区的《豫西文艺》发了诗歌,后来又给洛阳市刚刚复刊的《牡丹》送去了评论文章。

  一九八一年,我临近毕业的时候,洛阳地区在《豫西文艺》的基础上创办了文学期刊《洛神》。当时他们急需编辑,就到学校去物色人选。也许就因为我发过几篇文章吧,时任中文系主任的叶鹏先生推荐了我。《洛神》的刊名是文坛元老茅盾题写的,《洛神》创刊的当年茅盾逝世,这两个笔力遒劲的大字也成了他老人家的绝笔。《洛神》创刊之初曾聘请洛阳籍的文学前辈曹靖华、葛洛以及著名作家李凖、吉学沛等为顾问,编发了许多优秀作品。当时的作者中有许多是名家,也有当时不是名家后来逐渐成为名家的。也有一些青年作者因为在《洛神》发了作品被选录招干,改变了人生命运。

  我记得一九八三年去北京约稿,曾经见到田间、刘绍棠、丛维熙、林斤澜等人,后来田间、刘绍棠等都给我们写了稿子。曾经以小说《不能走那条路》而名噪全国的李凖,面对改革开发后农村新的形势,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写了一篇反映农村变革的短篇小说《牛梭头的叹息》,我是这篇小说的责编。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08年12月25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