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生命本真——罗治安艺术访谈(2)

2013/7/25 12:03:39 点击数: 【字体:

师造化”这个机制上产生的,这一点无可厚非,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就到这地方。

    艺术的发生机制,到宋以后,有一种提法,不尚“法”尚“意”了。这种提法本身啊,你要究竟它的时候,都有它当时产生的条件。但是通常的认识,看到的是它产生的那个条件,没去究竟它们之间的差异。有些艺术上的变化,是在实践当中体会出来的。中国画自身这个变化很有意思,就是作画本身,会产生一些让作画人自己莫名其妙的东西。由于宣纸的性能,毛笔的性能,墨汁的性能,这几个物理元素,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碰撞和接触下,会产生不同的形态,这种形态往往会超越人们意想中的东西、看到的东西,一旦超越的时候,这个现象就会促使画家重新去思考,因为找不到这个东西,命名个词吧,写意,或者写心。很多人往往把这个归结为自由的、不经意的。从一些国画家作品里头的题跋,有时可以看到,比如卢光照,一些小画里边就有“余往往在不经意时有佳作出现”,这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告诫,从他这个题款上可以看到咱们谈到的这个现象。我觉得这个笔墨观啊,有一种都是从这出来的。现在很多人谈中国画,就是什么都不是中国画了,只有“笔墨”两个字是中国画了,我觉得持有这种观点和认识的人,至少有一部分是从这出来的。从这生出来这种观点,这种认识,很多很有名的画家也这样强调,其实他这样强调,和他的认识是同步的。

    余:这个笔墨的不经意和偶然性,能否划分到感性的一面?像齐白石有些题款,也是“白石老人一挥”,但看资料和相关视频,他画画其实是很慢的。包括傅抱石,作画中间也有很多停顿,不是信马由缰的,不是无限自由的,不是完全超乎理性的。

    罗:就人的生命而论,一谈可简单。一个人不会光跑步,一个人也不会天天只走慢步,或是只会走路不会思考,应该是啥都会,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机制,强调任何一个都失之于偏颇。你这个观点里强调理性,“白石老人一挥”该怎样理解?他不仅作画会快同时还会很慢,他还有很多思考。其实很多画他还起小稿,小稿之后还不停地修正,那他是慢啊是快啊是理性啊是不理性啊?面对这个小稿,他这个修正,是慢告诉他的是快告诉他的是理性告诉他的是非理性告诉他的?这个齐白石没给人解谜啊。问题是他出这个东西的背后是个什么东西?齐白石可没教人这个东西啊。学他者生似他者死,这两个词可以转换着用,他其实还是说了个谜语。你是学他的啥像他的啥似他的啥?在我看来,他背后那个东西能够学到那才是真的,那个东西学不到,光学会慢学会快或学会思考都没有用。

    余:此前,你搞的那个“本真状态”展览是想倡导一个什么?“本真”是一个什么概念?是“写意”呢还是“写心”?

    罗:仅就语言来回答,它肯定跟“写心”、“写意”毫无关系。如果非要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就是要找到本有的生命,本有的真实,勉强用个词,叫“本真”。但这也是一个符号,当然这个符号如果有个意思的话,就是要强调这个原本的真实,应该是这样一个东西。

    余:这个原本的真实,你认为你找到没有?

    罗:我如果找到了,我就不再强调它了。言者多是不知,知者多是不言啊。当我还在强调它,实际上是对我自己的一个提醒,提醒自己在艺术实践当中,会经常发现和过去经验中不一样的东西。这个不一样的东西,如何去命定?包括我自己实践研究来看的话,使用任何辞汇都带有极强的模棱两可性。当你突然又有发现的时候,这个东西就和任何一个命定都没关系了。可没关系你还命定个啥啊?这就是我要提醒自己“这个”和他们的“那个”是不一样的。不是非要强调这个东西,是这个生命的本真它就是真的应该不一样的。如果你依附于任何一个认识,它起到的惟一一个作用就是,你只会让它把你搞迷糊。所以说就是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在这个实践的路上迷失方向。

    余:看你的作品,似乎主要是尚简一点。

    罗:首先我尊重你这个看法,因为这就是我那个作品的现象摆在那了,然后你产生了这样一个看法。但我只想修证一个字,实际上叫尚“真”。这个“真”是我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个“真”,我就要这样表现,不管其它艺术发生机制的“眼根”也好,观念也好,大脑也好,欲望也好,各种机制下产生的那些东西,他们的尺度在他们那里。我所认为的尺度就在“生命本真”这个地方,要真切的体会到生命的自由自在性、独立不改性、变而不复性等。

    余:你认为你这是个“真”,大家也会认为他们那是个“真”,如何来辨别这个“真”?

    罗:不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真”。每个人自己的判断和他的实践行为,都和他自己的认识是同步的。比如说我现在再提一个说法,我说“一个生命就是一个认识”——这个观点我提了好几年了,经常在一些场合,往往能听到那些很不屑的声音。其实我现在接触人,就是感觉到是你的认识在和我打交道。但好多人一直把他的眼睛当上帝,把眼睛当“真”,这一点咱为啥要说他错呢?比如有些人把欲望当“真”,你看现在很多作品把欲望表达的那样,要是在生活中,从法律从道德那里是肯定要受到责备的啊,但在艺术上,它一个观念好像就成艺术品了。他这样遵循的时候,这不和他的认识是同步的吗?这就是说艺术在他心目中就是那个东西。或者可以这样说,一批人觉得艺术就是眼睛,一批人觉得艺术就是欲望,一批人觉得艺术就是观念,一批人觉得艺术就是胡思乱想。

    余:那么你呢?你觉得艺术是个什么东西?

    罗:我觉得艺术是一个对生命整体现象的认知和觉悟。生命的整体就不光是个眼睛了,不光是个大脑,不光是个耳朵、鼻子、嘴巴,不光是身体各个器官的局部反映,它是一个整个生命的反映。但现在人的能力和认识的智慧,就是对某一个局部的理解和了解是能力足足,而且某些人的认识和理解就停留在一个小小的地方还坚守着,以那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好多只会用眼睛的人,看不惯任何别的东西,同样,只会用欲望的人,他照样看不惯你用眼睛的人。艺术上这种五花八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啊,就是由此而产生的。

    余:草率点说,如果以儒、释、道三家来划分圈子的话,把你的画归为释家画,你同意吗?

    罗:如果非要逼着我表态的话,这些年有一句话,也是我自己提醒的一个法吧,或者说是一个原则一个游戏规则吧,就是八个字:“以道行画,以画证道”。这是我近一二十年来我自己遵守的一个游戏规则。按照大家的理解,这个“道”是老子庄子创造的词,好像是道家学说,其实孔子也经常谈“道”,释家作为一种外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书画传播网 2011-09-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