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刘庆邦:不爱网络文学,反对长篇崇拜(3)

2013/7/24 18:13:44 点击数: 【字体:



    自己的作品越看越感动

  读书报:有些作家不大愿意回过头去看自己的作品,相反,有些作家却愿意反复欣赏回味自己的作品。您属于后者吧?

  刘庆邦:是的,我的确听有的作家说过,作品一经写完,一经发表,就不再看了,事情好像过去了,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我不是,小说写完了我要看,发表后我要看,出作品集还要看。有时看得还挺感动,鼻子发酸,泪水模糊了双眼。自己的作品就是自己的孩子,孩子生下后,哪能舍得不闻不问呢!我觉得回头看自己作品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衡量的过程,如果还看得过去,还吸引着自己,并感动自己,说明作品是用心写的。

  读书报:很多评论家用“完美”形容您的作品。那么您修改得多吗?

  刘庆邦:有人说作品是改出来的,我不大认同。我的小说写完后,一般就不再改。我现在仍是用钢笔在方格纸上写作,没用电脑写作。我的手稿一格一字,干干净净,很少涂改。因为在写作时,我全神贯注,调动全身的感官参与写作,一字一句都仔细推敲过,写完后就不用改了。再改很难找到当时的感觉,很难再进去。当然了,改不改都是一个习惯问题。我的习惯是不改。比如有人习惯用电脑写作,有人习惯用钢笔写作,什么样的习惯都会写出好作品。

  读书报:很多大学开设了写作教程。您认为小说写作有特定的训练方法吗?

  刘庆邦:不少作家认为写作不可教,写作方法不可传授。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小说创作还是有规律可循,有技巧可学。我多次应邀到鲁迅文学院讲课,主要就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讲一些创作技巧。我们的写作课讲宏观的东西比较多,讲大道理比较多,讲操作方法比较少。听说美国也办作家班,他们把一篇小说拆成零件,再把小说组装起来,从技术层面讲得比较多。这种做法虽然比较机械,但对写作训练来说是有效的。

  读书报:文学评论对您有启发意义吗?

  刘庆邦:我看重文学评论。特别是对于评论我小说的评论,我都要看一看。前不久,贵州的何锐给我打电话,说今年《文学评论》第3 期发了王彬彬写的一篇长篇评论,评论是以我的长篇小说《遍地月光》为例,谈关于长篇小说的语言问题。得到信息后,我专门跑到社科院文学所《文学评论》编辑部讨要了两本杂志,回来拜读后,受到了不少启发。

  我们写小说偏重于感性,或者说是感性出发。而评论家的评论理性的东西多一些,评论家常常能说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正是这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会引导我们的创作。

  写作不是集体行为

  读书报:在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作家馆首次设立主宾省——河南省,提出“文学中原崛起”的概念。作为其中一员,您怎么看待“中原作家群”?

  刘庆邦:中原作家群是存在的,这的确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但写作从来都是个人的事,不是集体行为,是心灵化的内部生活,不是社会化的外部生活,写作还得靠自己挖掘自己,自己完善自己。

  读书报:很多评论家注意到,无论是本土河南作家,还是走出来的河南籍作家,共同特点是“根性写作”。不知您是否认同?

  刘庆邦:一个地方出了这么多作家,应该与历史有关,与土地有关,与文化有关,甚至与语言的优势有关,值得分析。至于根性写作,我觉得这不仅是中原作家的特点,全中国及至全世界的作家,哪个作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谁没有自己的根呢!

  读书报:您曾提到在多年的写作中不断要回去接接地气,在“接地气”的过程中,您体会到什么?有怎样的收获?

  刘庆邦:一个作家要做到持续写作,应具备以下六个条件:真正热爱写作;用学习的观点对待写作;用劳动的态度对待写作;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知难而进;还要一个好身体。这六个条件当中,所谓学习的观点,主要是不断向生活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地气的过程。

  读书报:中原作家群要想走向世界,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刘庆邦: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好,力不能及。我想,中原作家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作家面临的问题。比如我们承认卡夫卡的小说写得好,可我们学不会、写不了那样的小说。就算你使劲模仿,写出来还是皮像肉不像,不是那么回事儿。这背后恐怕有一个缺乏务虚哲学支持的问题。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2年09月22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