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郑州晚报记者专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耿占春

2013/7/19 15:19:29 点击数: 【字体:

    4月11日,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揭晓,河南大学特聘教授耿占春获得2008年度文学评论家奖。此外,著名作家阿来、李西闽、臧棣、塞壬分获年度杰出作家、散文家、诗人和最具潜力新人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作家毕飞宇因“个人原因”拒绝领取年度小说家奖,该奖项因此空缺,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历史上首次出现弃奖的尴尬状况。

郑州晚报记者专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耿占春
耿占春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刚领奖回到开封的新科“年度文学评论家”耿占春。在他眼中,毕飞宇弃奖并非坏事。针对颁奖典礼上关于“诗人安逸”的质疑,耿占春在一定程度上赞同舒婷、王小妮的观点,表示诗人没必要非得承担社会责任!谈到自己所在的文学评论界,耿占春表示,理论批评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

   关于文学评论

  戴着面具躲避友情的干扰

  虽然耿占春获得了“年度文学评论家”奖,但他却称这个奖项是“给予失败者的奖赏”。按照通常的理解,奖项肯定应该授予成功者,昨天耿占春向记者解释了为什么称自己为“失败者”:“我在‘文革’后读的大学,青春时代就怀揣着以人文理念推动社会的梦想,但现在潜规则似乎支配了很多事情,人文理念在社会现实中有时会失效,感觉自己的写作没有什么用处,这种内心的沮丧、失败挥之不去。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年度文学评论家’是给予失败者的奖赏,而不是给胜利者的奖励。”紧接着,耿占春肯定地表示:“这种人文理念失效的状况会改变!”

  在当前文学评论界,评论家言非心声或者碍于作家的面子、友情而不敢批判、言不由衷的现象很多,对此耿占春毫不隐晦:“评论家受束缚、受限制不敢说的情况很多,文学评论也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这是现在国内文学评论家遭遇的普遍情境。不过,这并不是文学评论家思想能力不足的借口,当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的小说、诗歌中依然有文学评论。”耿占春表示,他为自己发掘尽可能多的“面具”,来躲避那些友情、面子的干扰。

  在颁奖典礼上,一脸大胡子的耿占春还向观众透露了一个秘密,他最初的理想并不是做一个批评家,而是做一个诗人或小说家。

  关于毕飞宇弃奖

  不需要靠拿奖来证实自己

  在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选活动中,角逐年度小说家的有《推拿》的作者毕飞宇、《水在时间之下》的作者方方和《原谅我红尘颠倒》的作者慕容雪村等5位作家。令人意外的是,先前备受瞩目的网络写手慕容雪村最终未能夺奖,而得票数最高的作家毕飞宇却因“个人原因”拒绝领走年度小说家奖,年度小说家奖因此空缺。

郑州晚报记者专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耿占春
毕飞宇

 毕飞宇弃奖的消息爆出后,文坛哗然,但毕飞宇拒绝领奖的真正原因暂时无从知晓,目前各方仍然默契地保持沉默。多数网友认为,毕飞宇“不领奖比领奖好”,他以骑士般的行为显示了作家在名利面前本来应该有、但丧失得很严重的那份清高。有观点认为,按照常规思路和做法,毕飞宇即便真不能到现场领奖,他也没有必要拒绝得奖,所谓“个人原因”极有可能只是托词,毕飞宇想给评委会留点面子。不过,也有读者觉得毕飞宇在作秀,借此炒作新书。现在虽然还不知道确切原因,但真相总有一天会渐渐浮出水面。

  谈到毕飞宇弃奖的话题,耿占春开门见山地表示:“毕飞宇弃奖是好事!独立性对作家而言很重要,弃奖事件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中国作家不再需要靠拿奖来证实自己。同样地,对于弃奖,评委们表现得也很坦然,组委会没有为了照顾面子再补一个名额,而是公开宣布毕飞宇弃奖的事实。”耿占春认为这给国内其他文学奖项的评选开创了先例,要尊重作家选择的自由。耿占春还点到了国内评奖经常出现的“双黄蛋”现象:“就年度作家的提名而言,虽然跟阿来竞争的阎连科、翟永明都有资格获得年度作家奖,评委们还是选择唯一,没有搞什么并列。”

  意外的毕飞宇弃奖事件,让很多人怀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遭遇“七年之痒”,传统的文学大奖在网络写作时代变得尴尬。耿占春对此不以为然:“国外很多文学奖项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仍然保持有很强的影响。我觉得,七年时间不是太长,而是太短,国内有些人现在过于短视,眼光不够长远,文学却恰恰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

  关于“诗人安逸说”

  何必苛求诗人承担社会责任

  就在本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期间的一次讲座上,有学生对现场的多位诗人发出责难:“你们活得那么安逸,你们有想过要承担社会责任和道义吗?”“你们这些诗人全部都堕落了。”“不知你们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吗?”“沈浩波先生的‘下半身’诗歌,简直是对诗的亵渎和侮辱。”……闻此,著名诗人王小妮、舒婷当众发飙:“谁告诉你诗人天然就该担当社会责任?为什么诗人就该有社会责任?”两位对“诗人安逸说”愤怒不已。

  对于这次争端,不少网友表示,如果诗人能承担社会责任固然好,但非要强加着让诗人承担社会责任也没有多少意义,毕竟他们需要相对独立而且自由。70后诗人胡续冬分析说,现在很多人其实并不读诗,他们通过梨花教、脱裤子、富婆包养等充满噱头的恶搞事件来解读当代诗歌,进而想当然地认为当代诗人没有社会责任,导致诗人和诗歌被妖魔化、边缘化。

  对此,耿占春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今诗人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诗人通过语言艺术表现社会责任时比较间接,不可能像新闻报道或者纪实文学那样直接描述。诗歌发出诗人内心的声音,比如社会伦理情感、社会人文关怀,包括汶川地震等不幸的灾难,在诗歌中体现了社会良知的承担。”

  不过,耿占春也认为,由于诗人不能总依赖集体事件表达现实意识,因此不否认当代诗歌有脱离现实的倾向。“不可能要求所有诗人都承担社会责任,比如杜甫、白居易就关注民生疾苦,而李白却更倾向于个人情感表达。可能有些诗人要用社会责任衡量,但这不意味着那些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诗文就不好。”耿占春表示,诗人需要关注现实,但不见得必须介入社会现实,因为诗人和诗歌有时面对现实显得无能为力,毕竟社会责任包括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等诸多内容,诗人想承担太多社会责任也承担不了。

  【评委观点】

  思想的深度与文体的优美

  谢有顺:文学评论的意义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轻,它对文学发展的意义还是不可忽视的。这届的“年度文学评论家”耿占春艺术感受力很强,并且有很好的文体意识,也有思想深度。当代文学评论的困境,一是没有思想,很多评论家根本不读哲学,不读哲学怎么能做好评论家?二是没有自己的文体意识,很多批评文章都是新八股文,读起来乏味透顶。而耿占春和张柠不同,他们的论著有深度,且表达优美,没有被现在的学术体制所异化,文字里还有很多个人的性情和个人的文体追求。

  林建法:我觉得耿占春的文章显示了他批评的严格性、批评的想象性及他的文体意识,我觉得他是少数几个对文学经验、对诗歌经验有深刻感悟与理解的评论家,也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评论家。

  李敬泽:耿占春是我很钦佩的评论家。他的这本书《失去了象征的世界》集中了他近些年在诗歌评论、诗歌理论上的思考成果。

  【相关链接】

  耿占春 1957年生于河南柘城,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曾做过临时工、公社干部、教师,后在河南省文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现为海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诗学研究和当代文学评论,著有理论著作《隐喻》《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学术随笔《观察者的幻象》《在美学与道德之间》等著述10余种。

  在本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选中,耿占春凭借《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获得年度文学评论家奖。评委会在给耿占春的授奖辞中写道:他,把象征的存在与消失,阐释成了人类生存境遇的某种寓言,以及自我认知的诗学途径。在人与世界、人与自我、人与诗歌的关系面临全面改写的时代,耿占春的写作,具有当代学者不多见的精神先觉。而他优美、深邃的表述风格,更是理性、智慧和活力的话语典范。【原标题:郑州晚报记者专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耿占春】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原网 2009-04-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