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张宝桥:让红色珍藏在乌海熠熠生辉

2013/7/16 16:04:36 点击数: 【字体:

张宝桥:让红色珍藏在乌海熠熠生辉

张宝桥:让红色珍藏在乌海熠熠生辉

张宝桥:让红色珍藏在乌海熠熠生辉

    [新闻故事]  

    在乌海,一些中老年人的家中或许还珍藏着几枚纪念章、红宝书、语录本什么的。但在年轻人家中,这些东西几乎是找不到了。
  
    近日,笔者经过人民公园南巷奇石街时,被一家展厅内琳琅满目的红色收藏品吸引了。在这一尊尊精美的毛主席瓷像、一本本红宝书和各种各样文革时期生活用品的背后,不知凝聚了藏家多少心血。
  
    经了解得知,这些红色藏品的收藏者是乌海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张宝桥先生。他以新中国成立60年各个时期的文化生活用品为收藏对象,创建了乌海首家红色展厅。在把红色收藏当作事业来做的几十年间,他走南闯北,结交众友,苦乐自知。

    30年苦心搜寻

    1979年,张宝桥还在上高中。一天放学后,他看到邻居在烧书,那都是些特别新的书,他感到非常可惜,于是就跟邻居要来剩下的书,还从火堆里拿回一些。刚刚经历文革,当时能读到的书很少,他从中获得许多语录本、报刊,还有《鲁迅文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张宝桥如获至宝,一本本地细心研读,受益匪浅,愈发觉得弥足珍贵,就小心地将它们收藏起来。喜爱美术的他,还时常临摹书中的工农兵形象。
 
    不久,他从广播、报纸上得知,红色收藏在海外很流行,于是他便开始自觉收藏。“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从小就对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怀有敬仰之情。”张宝桥说,那一枚枚制作精美的毛主席像章,一旦遇到就会爱不释手。可当时没有收入,买不到几枚。有一些是老前辈存下来送给他的。他还经常从垃圾堆里捡回一些旧物品。参加工作后到废品收购站买一些,一来二去,他就与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和捡破烂者熟络了,他们收到相关物品就给他留着。他隔三差五地过去,花5元10元以废纸价格把它们买下来。
  
    有时为得一“宝”,他甚至把人家的大门(此门上镶有毛主席画像)拆下来,再给人家换上新的。
  
    后来他有机会和朋友去朝鲜,还拍回大量见证中朝友谊的照片。
 
    2001年,张宝桥去包头东河区出差,正遇当地拆迁,他以100元一簸箕的价格买到大量毛主席纪念章,令他喜不自胜。
  
    平时跟他交往最多的是收藏界的朋友,每逢节假日,他必定要去旧书、旧货市场“淘宝”:一有线索他就走东家、串西家,赔笑脸、说好话、送礼物,收购那些早被人遗忘甚至被当作垃圾的旧物。每次出差考察,别人看风景、打牌、睡觉,他最要紧的是到当地的文物市场溜达。他先后到过上海、西安、昆明、南京、杭州等城市,只要是喜欢的藏品,他都倾其所有,甚至东借西凑也要买下。有一次他在西安看上了一个搪瓷瓶,花重金买来,背着它行了一千多里的路程,由于太困太累了,不慎将其摔烂,着实心疼了好一阵子。
  
    30年苦心搜寻,张宝桥的红色藏品竟达10万余件。光大大小小的毛主席像章就有4万多枚。旧书包、红袖章、留声机、草帽、粮票、布票、样板戏剧照等等,文革时期的用品应有尽有。
 
    每得一件宝贝,张宝桥必仔细把玩,如今他对红色藏品的真伪有着非常高的辨识能力。他说,真假藏品在制作工艺、比例以及人物表情上会有所差别。现在市场上有大量假的套章、宣传画等,都不具有承载历史文化的意义。
 
    30年来不曾放弃,凭着对红色文化的一腔热爱,张宝桥很快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红色收藏界有了影响。

    建起乌海首家“红展厅”
 
    近来张宝桥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想,自己辛辛苦苦搜来的红色藏品不应该被藏在家里、锁在仓库里,感觉不过瘾,应该多展览、多交流,让更多的人欣赏,让人们能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于是他建起了这个红色展厅,免费开放,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珍藏,让更多的人从这些红色记忆中缅怀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一入展厅,1米高的毛主席半身白色瓷像赫然迎面而立。厅内,各种红色藏品分门别类摆放得井然有序。有瓷器、雕塑、像章、红宝书、版画、油画、丝织画、暖壶、收音机、报刊、玻璃画、毛主席诗词、全国各地。【原标题:张宝桥:让红色珍藏在乌海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乌海日报 2012-7-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