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续发挥传播媒体渠道优势和传播方式的优势。传统媒体传播力主要通过发行、传阅、转载三个方面。比如说一家报纸传播力怎么样?标准是什么?发行量怎么样?传阅率怎么样?转载率怎么样?在好的内容的前提下,发行量要靠强大的发行网络,以及灵活的销售手段来实现。传阅率要靠对发行时间、发行范围和读者结构的优化来实现。转载率也不是被动等来的,它也有赖于广泛的联络和主动的推进。
比如在传播范围相对集中,目标读者有效锁定这些方面传统媒体还是有难以取代的优势。搜狐的网友很多,搜狐网友在哪里?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京华时报》读者比搜狐网友少的多,但是我都知道在哪儿?它都在北京,门牌号码我都知道,这就是它的集中,再一个目标比较锁定,这就是它的优势。现在我们还是要争取最大的发行量,增加传阅率,同时我们做了一些改进。
现在报纸的发行量和传播力、影响力,其实也出现了一种偏离,过去是发行量和传播力是可以划等号的,现在其实划不了等号。有时候发行量不是很大,但是借助于网络放大了自己的影响,它得到更多的传播。这个时候要研究新的问题,如何和网络的合作,我们历来不反对和网络的合作,这是一个传统的优势要发挥的优势。
二、要构建多媒体组合立体传播平台。单靠单一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行了,现在我们需要多种介质,多种形式,多种形态实现由单一到复合的传播,由平面到立体的传播。现在《京华时报》除了这纸之外还有京华网,还有手机报,还有Ipad、iphone、安桌版本,现在还有京华微博,还有京华周刊、京华图书,京华视频网站等等,已经变成这么一个多媒体传播的格局。
但是按照立体平台的建设没那么容易,它需要一个产业链,它需要一个集团化的构建和管理。《京华时报》目前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很快要成立《京华时报》传媒集团,而且要求是全媒体的传媒集团,这个目标今年就要实现,大概在十月份左右成立。要从单一到复合,从平面到立体,要从坐在那儿到站起来,这是传播力的要求。
三、构建交互式的传播平台。过去传统媒体传播是单向传播,读者处于被动状态,现在网络都是双向传播,实现了受众的深度参与。这个时候我们的传统报纸应该改变自己,应该看到今天的受众和过去不同,他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同时他们是信息的提供者,他们是信息的评论者,他本身就是私媒体,他是千千万万私媒体的传播者,他是私媒体的记者和编辑,是他自己的总编辑了。这个时候我们媒体和读者的互动就越来越重要。
传统报纸过去互动有一个《编读往来》,每周一个版参与互动,现在已经不行了,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了。要通过各种办法,比如说网上论坛,比如微博等等,这种实现一对一的交流,实现沟通和互动。这样的话,我们才能与受众广泛直接的交流,扩大传播力。
四、构建信息N次放大的传统格局。要不断的放大,下来新兴的媒体严重的挤压到传统媒体生存空前,但是它也给传统媒体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我认为这个当中,对于一个报人来讲,有许多无奈,但是也有一些欣慰。
05年的时候,我讲报纸的冬天来了,报纸为什么市场缩小了?因为被网络侵占了,内容资源被网络无偿给占有了,大家都很生气,很多报业集团联合起来要拒绝向网络提供稿件,还要成立供稿联盟。其实我当时就写了博客,我觉得这个联盟的成立是不现实的,即使成立起来也是无效的,它不可能阻挡信息传播的需求,事实证明是这样的。
《京华时报》恰恰在这方面我们是比较开放的姿态,我们不是很消极的拒绝网络的转载,相反我们积极争取网络的转载。而且《京华时报》可以和任何一家网站合作。我们只想争取有更多的网络合作,越多越好,我们借助网络优势实现N次放大,这样我们内容就渗透到各个媒体,我们声音也有所增大。这是我对传播的理解,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不同的,它在内涵、外延都是有区别的,但是它是相关的。
下个10年“三个给力”让《京华时报》更有力量
张:《京华时报》现在十周年了,在十年后的今天再出报纸的时候,您觉得《京华时报》会有怎样的一个变化?
吴:我们《京华时报》十周年的时候,报头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我们报头上的一行字就会变,原来那一行字是“《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十周年之后字就会变成九个字了“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
张:放了十年的这几个字,北京人的都市报,现在变成了更抽象的,带有报社理念性的口号了?
吴:对,这也是告诉读者,《京华时报》我们是一个有公信力、有影响力的媒体、有传播力的媒体。同时告诉我们自己,我们要使自己更有公信力、更有影响力,更有传播力。
吴: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这三个力是密不可分是相辅相成的。公信力作为媒体的内在力量,它是影响力之源,它是传播力之本,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能够左右公众的力量,它是公信力的外化,它是传播力的一种目标。传播力是作为争取和获得更多公众的力量,它是彰显公信力的途径,是扩大影响力的手段。我们《京华时报》的目标非常明确,我们要把这三种力量叠加在一起,融汇在一起,凝聚在一起,这样《京华时报》就更有力量。
张:站在第二个十年的面前,您做出了怎么样的总体规划?
吴:我们下一个十年,有一个战略目标。具体来讲,是六个方面的打造:
一、打造具有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强大的内容平台,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很坚实的内容基础。
二、要争取到报业市场更大的市场份额,甚至提出来要打造北京报业一家独大的格局,这样才为我们下一个十年发展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
三、构建全媒体传媒集团,用完善的媒体产业链,这样为我们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打造现代化的传媒上市公司,为我们下个十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体制基础和资本平台。
五、打造一支优良的团队,优秀的团队,使它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为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打下很好的人才基础。
六、打造很好的京华品牌,使这个品牌成为在国内知名,在国外也有一些影响,甚至在国际上有一些影响京华传媒的品牌。在这个品牌下实现我们业务全面的增长。
我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京华时报》十年目前状态不错,我们员工的精神面貌,整个集体的文化氛围充满了向上的力量,相信在第二个十年《京华时报》会有更大的作为。
张:最后代表搜狐祝《京华时报》十周年生日快乐,
吴海民:谢谢,非常感谢搜狐,搜狐这么多年给予京华很多的支持,我们之间也有很好的合作,还有谢谢搜狐的网友们,很多网友通过搜狐了解《京华时报》,了解《京华时报》的报道,也通过网上与《京华时报》实现很好的互动。有些网友也是我们的读者。他们对《京华时报》很关心,过去关心,对未来也很关心,我要谢谢他们。
张: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再次感谢吴总。【原标题:《京华时报》总编吴海民:下个10年要三个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