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吴海民:报业危机与新媒体崛起

2013/7/9 15:04:46 点击数: 【字体:


    据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对各地报社和报业集团抽样统计后公布的消息称,国内报业集团今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滑,广告实际收入大都下跌10%—30%,跌幅在40%以上的也为数不少,平均跌幅超过15%;多家过去经营状况良好的报业集团和报社出现亏损,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如此困难局面,身处报业一线的老总是不是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实的危机?他们对此是怎么看的,已采取或准备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有没有考虑重大战略转变?笔者近期走访了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吴海民早些时候提出“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的观点并被几个月来的事实所印证。这次,他进一步的判断是:报业的冬天会相当漫长。

  报业的冬天真的来到了?

  8月26日,北青传媒公布了截至今年6月底的半年业绩,上半年净利润仅有1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630.9万元大降99.7%;营业收入总计3.6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138亿元下跌28.32%。与此同时,股价一路走低,刚刚成功上市的北青传媒猝不及防地跌入了谷底。北青传媒业绩的下滑并非个案。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监测,今年3月之后,国内报业广告的月度同比增速逐月降低,6月份的增速已不到3%。上半年全国报刊广告额平均仅增长了7.08%;而前些年,报刊杂志的广告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让人担忧的是,此种下滑趋势已在国内几家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中普遍地反映出来,如广州日报、新民晚报等。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表示,过去排在前十位的报纸大概只有一到两家有所例外,其他都是负增长态势。中国报业遭遇了二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艰难局面。业内人士的普遍反应是,报业的冬天真的提前到来了。

  京华时报:“一枝独秀”背后的忧虑

  在众多老牌报纸遭遇严重经营困难的时候,与北京青年报同处一城,同属早报、都市报的京华时报,经营状况怎么样呢?业内人士的评价是“一枝独秀”。京华时报吴海民社长说他也听到了这样的话。

  在北京报业竞争市场上,京华时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晚报。自2001年5月创刊以来,这家报纸保持了持续的高速成长,在当前的报业危机中仍然做到了“逆市上扬”。特别是在北京青年报开始衰落和北京晚报表现疲软的情况下,京华时报的市场表现相当抢眼,真可谓“一枝独秀”。2004年,京华时报实现广告营业额7.8亿元,税后利润2000多万元;2005年,全年广告营业额估计会突破10亿元。今年上半年,京华时报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1月—4月增幅为30%以上,5、6月份有所下降,7、8、9月又开始较大幅度上扬。8月份广告经营额7198万元;9月份单月广告营业额更是突破1亿元大关,刷新了京华时报创刊以来月度广告收入的最高记录。在全国纸媒“落声一片”的时候,如何解释京华时报的“逆市上扬”呢?吴海民认为,京华时报是一个个案,这个个案并不能代表报业市场的生机,恰恰相反,它反映的是整个市场的低靡。因为“低靡”,才可谓“逆市”,因为“冬天”,才可谓“一枝”。因此,对这种“逆市”绝对不应该盲目乐观,“一枝”后面其实存在着深刻的市场危机。事实上,比起前几年的突飞猛进,京华时报的增速也受市场影响开始放缓。报业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缩小了,增量减少了,“蛋糕”变小了。

  不过,吴海民指出,报纸广告这块“蛋糕”虽然总体萎缩,但具体到各家报纸,分享到的份额并不会同比例减少;越是“蛋糕”缩小,收入差距越会拉大,有的分到的会更多,有的分到的会更少。这是市场供需关系改变后的必然结果,是产品替代性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太效应”的必然结果。过去的广告投放像撒“胡椒面”,照顾各家报纸,现在情况不同了,广告客户越来越注重投放效果,讲究精确选择媒体,讲究精确投放,讲究少而精。他们只会把广告投放给那些最强势的媒体、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结果,必然出现“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情况。

  广告客户为什么会把广告更多地投给京华时报呢?吴海民具体分析说,一是京华时报在早报市场发行量最大,不仅零售占有绝对优势,征订也有相当大比例;二是广告投放效果最好,与晚报相比,在发行时间上占了先机,年轻读者更多;三是广告投放的性价比好,与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晚报比,京华时报的广告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三年前吴海民曾判断,北京报业市场会在一个阶段里出现一早一晚两家主流报纸的局面,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除了房地产广告依然相对集中在北京青年报外,其他广告商的投放基本上是一早一晚。早上,京华时报是强势,晚上,北京晚报是强势,一早一晚两大媒体分享了这块“蛋糕”的较大份额。

  吴海民认为,目前的态势证明,京华时报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是成功的。京华时报几年来坚持持续的较高速度的增长,坚持财务上的“微赢”方针并持续地加大投入,坚持争取并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坚持努力成为北京报业市场第一的战略目标,并且坚信都市类报纸竞争的结局必然会出现赢家通吃、一家独大的局面。此外,市场上出现了两个变数:一是北京青年报跌落的太快,导致早报市场上京华时报优势更加明显;二是法制晚报对北京晚报的强烈冲击,削弱了北京晚报在报业市场上的传统优势。这种情况将有利于京华时报实现北京市场第一的战略目标。

  2005:报业走向衰落的强烈信号

  吴海民分析说,今年以来国内报业的经营危机,包括几大传统强势纸媒效益严重下滑,有两大原因——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人们往往只看到其直接原因,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医疗广告的清理和房地产业的整顿,汽车、通讯等支柱产业的下滑,宏观经济形势的疲软、趋冷,经济效益和消费指数下降,导致投向传统媒体的广告“蛋糕”萎缩。但是,这绝对不是问题的全部,不是问题的本质。值得深思的是,从全国范围看广告投放总量并没有减少,甚至还在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为什么偏偏是纸媒的广告萎缩呢?事实上,纸媒广告量减少的最深刻、最根本的原因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严重冲击。吴海民以一位身处传媒一线老总的身份,重重地抛出了这句话。

  200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广告收入均呈现持续性的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网易第二季度广告服务营收为650万美元(人民币534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490万美元(人民币4090万元)增长30.8%,比上一季度的550万美元(人民币4530万元)增长18%。;新浪第二季度广告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31%,达2040万美元;搜狐广告收入1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比上一季度增长14%。三大门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5-12-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