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上半年,中央的政策开始有所变化,下半年就把赵天益“解放”出来了。那时候,农八师党委成立了新的秘书科,又把他安排到这个科担任党委秘书。从此以后,他又开始放光了。过去的几年,他是被放到了谷底里的一个发光体,有光也散发不出去,现在,把他重新置到了高处,有光尽可以去发挥啦。他是农八师党委真正的笔杆子,大家都很认可他。又一次走马上任后的他成了师党委的重要人物,凡是农八师党委下发的文件,都要经过他审阅。这样一来,他的工作量就大多了。看来是个比较光彩的事情,能者多劳,实际上,可把他累得不轻。那时候,中央的文件比较多,还有兵团和农八师将要下发的各种文件,全部加起来就是一个数量巨大的工作量。可以想像他劳累的程度啦。到了年底,赵天益就被任命为秘书科副科长,后来,被任命为秘书科科长和组织科科长。
197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撤消,成立石河子地委,下辖石河子市、沙湾县、玛纳斯县,还有18个农牧团场和20多家企业。赵天益被任命为地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这项工作是1974年开始的,上级领导让他带领二十几个人分成4个小组下到各团场和机关开展工作,开动员大会,讲政策,抓落实。刚开始的时候,各种阻力非常大,工作开展得相当艰难。他们本着对党的工作负责的态度,克服各种困难,排除一切干扰,把这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很有成效。这期间“解放”了一大批在“文革”中被打倒的老干部,使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纠正了不少冤假错案,正本清源,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其中,一个久拖不决的无头冤案就是由他们落实政策办公室承办的。这个冤案的主人翁叫骆育民,祖籍陕西,是参军入伍的学生兵,死前是农八师政治部干部科科长。他这个人在“文革”期间成了“左派”夺权的牺牲品,不但丢了生命,连尸体也找不到啦。当时,那些“左派”给他罗织了一大堆莫须有的罪名。而刚直不阿的骆育民宁死不屈,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坚决不认所谓黑线的帐,结果被活活折磨而死,而他们却说是跳楼自杀。死后埋到哪里去了?没有人知道,因为知情的两个关键人物后来也神秘地失踪了,曾经参与的人又死不承认。
这是一个悬案,存在着许多疑点,赵天益他们决心要查证落实。但事情做起来并没那么简单,要查清这桩案子,千头万绪都是断头线,理不清楚。赵天益是个不畏艰难的人,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仍然满怀信心,一查到底。
说骆育民是跳楼自杀,赵天益当然不信了,就去找当年看到他跳楼的那个人。答曰:“我是押着他上厕所。他进去了,我站在厕所门口,他老不出来,我才打开门,这时人已经跳下去了……”
这种解释让人半信半疑,空白点很多。是谁先看到楼下尸体的?无法查到此人,又听说是将骆育民的尸体弄到师医院的太平间。查遍死亡人员登记簿,没有留下任何关于骆育民的记录。说是把骆育民的尸体埋到南山公墓了。赵天益他们思来想去,要想找到死者的尸体,就得到南山公墓去,这恐怕是惟一可行的路子了。当时正值初夏的五月,赵天益带上落实政策办公室的三四个同志真的去南山公墓开墓认尸。一到墓地,他们犯愁了,陵园那么大,坟头那么多,没名没姓的不计其数,该是哪一座呢?大家一时间没了主张。他们经过观察分析后认为,骆育民很可能被埋在那个墓堆较大,形状特殊的大坟墓里。
坟墓打开了,里面有一大堆尸体,散发着阵阵恶臭。无奈之下,赵天益买来1瓶白酒,往大家的身上脸上洒一洒,抹一抹,并漱漱口,便顶着恶臭继续干。他们一口气挖出了三四具尸体,都面目全非了,不知道哪个是骆育民,连骆育民的妻子、儿女都认不清。好在尸体上的毛衣还没腐烂。
“他被抓走的那个晚上,是我给他套上了一件驼色毛衣……”骆妻边哭边无望地诉说着。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要继续挖下去,找下去。就这样,他们顶着恶臭又在这座坟墓里挖了起来。一共挖出了十几具尸体,其中还有一具小孩子的尸体,最终,穿驼色毛衣的尸体终于找到了……
骆育民的妻子认出自己亲手织的毛衣,一下子哭昏了过去,骆育民的一双儿女扑通一声跪倒在自己父亲的遗体旁哭了一阵子后,又双双跪倒在赵天益他们面前……后经验尸,认定骆育民是被打死的,其中一只胳膊被打断了。
说句实在话,那时经赵天益他们找到的冤魂何止骆育民一个,每当死者亲属对他们感谢时,赵天益总是淡淡一笑说,“不要感谢我,我们是在落实党的政策……”。
从知青办主任到一四八团场政委
落实政策工作基本结束后,赵天益又被任命为石河子地区知青办主任,负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工作。这是一项特殊任务,知识青年必须得到有效保护和正确领导,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否则,负责这项工作的赵天益就要负重大责任。还好,在他负责这项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没有发生重大事件,只出现过一起劳动中的责任事故,也被妥善处理好了。
1976年10月下旬,中共石河子地委任命赵天益为一四八团场政委、党委书记。上任伊始,石河子地委书记阳焕生带着他到一四八团场住了3天,一个营一个营地进行了走访。
一四八团场地处天山北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莫索湾沙漠地带,距乌鲁木齐市185千米,距石河子78千米。始建于1957年12月,定名莫索湾二场。1969年9月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编番号,改称农八师一四八团,1975年6月,改一四八团为一四八团场。“文革”前,是国务院批准的红旗单位之一,“文革”期间成了政治运动的重灾区。团场累计亏损达500多万元,过年时职工们想吃顿饺子都没有白面,只得用玉米面包饺子。“文革”中,这个团场有名有姓非正常死亡的人员就有28名,其中包括农八师副师长王慕韩。另外,在沙漠深处的枯井里还有2具没被打捞上来的死尸。
在赵天益上任之时,这个团场的领导班子中年龄多在50岁以上,都是老资格。只有赵天益最年轻,才40来岁。上级领导给他配备了一辆北京212新吉普车。但他坚决不坐,让其他团领导和老同志们坐,说自己骑自行车就可以了。
吃饭的时候,食堂大师傅认为新来的政委是河南人,应该喜欢吃面条。于是特意做了面条,并打了两个荷包鸡蛋。没想到这样一做,不但没有得到赵政委的表扬,反而还招来了赵政委的批评,并要求大师傅以后再不要对自己搞特殊照顾。
从此以后的近4年时间里,在一四八团场,人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位年轻的团政委,无论到哪个连队都是挎一个黄挎包,骑着一辆自行车,整天东奔西忙地忙碌着。他常到大田里走走看看,到职工中了解情况,喜欢召开地头现场会。他来到一四八团场后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团部领导班子的团结,进行分工协作,让那些有顾虑的老同志大胆开展工作;二是恢复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引进联产承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