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出自赢姓。尧时,皋陶曾担任掌管刑狱的大理之官,其子伯益被赐赢姓。后来子孙三代世袭大理职务,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大臣理正因正直敢言,得罪纣王,被处死刑。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出逃,后在予东鹿邑(古称苦县)定居。逃难途中,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为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从利贞开始改理为李,这是李姓渊源的主流。
从商未至东周初期,李姓主要是在豫东一带发展。《元和姓纂》称,道家创始人李耳,字伯阳。号老子,生于苦县(今鹿县),为李利贞的第11世孙。他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著《道德经》,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李耳的后裔人丁兴旺,繁衍昌盛,先后徙居陇西(今甘肃)、葬柏(今唐山)等地,逐渐发展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自东汉开始,李姓有一部分又陆续移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也成为当地的大姓。
古往今来,李姓名人荟萃。历史上称帝者达60多人,先后建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天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并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著名人物。春秋战国时有改革家李悝,秦代有政治家李斯,西汉名将李广,唐代诗仙李白,军事家李靖,南宋词人李清照,明代思想家李贽,医药学家李时珍。时至现在,又是人才辈出。据1998年新编《漯河市志》记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城区籍李姓革命烈士就有60多人。1975年8月上旬,市区曾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沙河北岸小李庄河堤最先决口,全村房倒屋塌,一片汪洋。这个村的党支部委员、民兵营长李二毛,身先士卒,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他为抢救两位被洪水围困的老年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年仅37岁,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抗洪战歌。
李姓是中华民族当今的第一大姓,据新《百家姓》载,李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9%,位居100姓之首。我市的李姓居民除一部分世居中原,还有来自不同区域的移民,他们散居在城镇街道,聚居在乡镇村落,诸如:李集、李村、李湾、李庄、李盘庄、李槐庭、李傅吴、河沿李、河西李、西坡李、东坡李、长河李、前油李、沟渠李、大羊李、清明李、井李、沟李、黄李、前李、后李、仲李、邱李、军李、庙李、河李、小李庄等等。【原标题:漯河姓氏: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