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因为流年岁月里明朝嘉靖年间的那次黄河改道,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是,官渡又因为东汉末年那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转眼间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过去了。回顾历史的人们并没有忘记那场战争,更没有忘记与那场战争息息相关的古地名,于是,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官渡这个古地名重新又被人们N次之多的提起。
中学时期学习历史的时候,教科书上说那场著名的战争就发生在官渡。注解中说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所以一直以来史学家们便倾向于官渡之战发生于中牟。随着当时《三国演义》的热播,中牟县更是不遗余力的抓住有利契机发展与官渡之战相关联的三国文化旅游业。与之相呼应的是,十几年前,中牟县即投入2000多万元修建了官渡古战场旅游区。在此我尤为钦佩的是,中牟县把邵岗乡直接更名为官渡镇,是何等的明智和见识卓越。
但是,2004年的一天,原阳县的大宾乡马头村几位农民在稻田之中挖掘出了明代万历年间的《皇经碑》和清朝乾隆年间的五佛寺《重修碑记》以及王莽时期的五铢钱时,一下子把官渡的话题重新给吵得沸沸扬扬。《皇经碑》中有“阳武(今原阳)县古官渡居民善行记”的记载;《重修碑记》中也说:“原村古官渡,汉建安五年秋九月,袁曹会兵,立此高阜,相拒匝月,曹操袭破辎重,袁绍远遁,阅千有余年,遗址犹存。” 这些发现让史学专家和史学爱好者兴奋不已、如获至宝,所有的信息都把官渡村的古遗迹指向了原阳县大宾乡的马头村。马头村是一个不算太大的村庄,在原阳县城的东南方向,两地相距约四五公里。为此,2006年的8月26日至27日,在原阳县城还专门举行了“中国·原阳·官渡之战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专家提出了官渡之战主战场在原阳县大宾乡马头村的新说法。这些说法的直接证据就是《皇经碑》和《重修碑记》中的记载,这两块石碑都明确了马头村为古“官渡”,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九月曹操与袁绍相拒于此。另外,《阳武县志》、《怀庆府志》、《水经注》、《博物志》、《资治通鉴》、《黄河变迁史》等史料中都有对官渡水流经阳武县或阳武县古官渡的记载。
这些关于官渡河流经原阳县或原阳古官渡的记载是这样描述的:
康熙29年(1690年)的《阳武县志·古迹》载:“官渡,在县东南十里,汉末,袁绍与曹操相拒处。”清乾隆年间《怀庆府志》卷四载:“阳武县,官渡,在县东南十里,袁绍与曹操相拒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载:“一渠左径阳武县南,为官渡水”;《水经注·渠》载:“历博浪泽……又北分于二水,枝津东注清水,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谓之清沟口,渠又左径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西晋张华《博物志》载:东汉末年“官渡水流经阳武县南,中牟县东北。”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官渡水在阳武,袁绍军阳武,阳武县在官渡水北。”今人岑仲勉《黄河变迁史》载:“阳武故城南有古济水和汴水,又称汴河即蒗荡渠,是济水与黄河汇合后分出的支流,又称黄河南支,自荥泽县分出,旧称荥泽县一段为蒗荡渠,向东流,经中牟县西北流入阳武,经古官渡村,经阳武故城南再入中牟,流向开封。”另外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官渡新建庙碑记》、民国25年(1936年)《阳武县志》、1999年本《中牟县志》均载有“渠水又左径阳武故城南,东为官渡水”的文字。
以上这些文字的记载,都明确无误的注明了官渡水是流经原阳的一条古河流,或者古官渡就在原阳县。而现在的原阳县大宾乡马头村,很可能就是古官渡河上的一个码头。我推想,马头,应该是码头的误写,抑或是古时码头就叫马头。而这个码头(马头),在东汉也许更早的时期,就是官渡村。那个时候,或许官渡水是以官渡村得名,或许官渡村是以官渡水得名,都有待考证。我还想要说的是,也许诸如中牟县官渡桥那样的桥,估计在当时也不止一座,毕竟官渡水流经不止一地,为了方便出行,也许在其他的官渡河段也修有叫官渡桥之类的便桥,就诸如现在的黄河上建有很多桥梁,如河南段的桥梁除了原名外,还被称作黄河一桥、黄河二桥一样。
关于马头即是官渡的佐证,《中牟县志》中也有一例。如乾隆十九年的《中牟县志》就收有一位官居尚书之职的中牟县本土人士张孟男的咏官渡诗三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马头落日带黄沙,此是袁曹旧战场。人过断桥频吊古,水声呜咽哭兴亡。这里的“马头落日”的马头,就是指的马头村。如果推理成立,马头村当时也应该有桥存在。如果那个时候马头村就叫官渡村的话,那桥就很有可能叫官渡桥。
我们从西晋张华《博物志》的记载也可以清楚地知道:东汉末年的“官渡水流经阳武县南,中牟县东北。”可以依此推断,当时的马头村很可能就是那时的官渡河上的一个码头,马头在官渡河的北岸,官渡河的南岸或许就是当时中牟县境。
官渡之战中,有史料记载当时袁绍参战军队约十一万人,驻扎于阳武县境内,曹操参战军队约两万人,驻扎于中牟县境内。曹、袁的军队应该是以官渡河为界而进行的两军对垒。官渡之战之前,曹、袁之间还发生过一系列的小规模的战斗,但都没有改变袁强曹弱的局面。只有这场官渡之战,才彻底改变了袁、曹之间的强弱态势,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东汉末年的历史彻底改写,从此曹操傲视群雄,称霸中原,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官渡之战是那段历史的一个拐点,从此东汉末年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正因为官渡之战如此重要,所以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原阳县与中牟县才会有官渡究竟在何处的“官渡”之争。
弥漫的战争硝烟早已散尽,这场从东汉末期建安五年五月到建安五年十月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以袁绍仓惶带领八百余骑残兵逃回河北,曹操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的不俗战绩而告终。可以想见,当时的战斗是何等惨烈!如今的原阳县马头村的土地上,农民们在耕地之时还不时会出土一些铁块、铁板、铁箭头之类的锈物,以及过去村民们曾传言着每到暗夜之时村野上鬼火明灭,凄声阵阵的传闻。过去的马头村中曾建有五佛寺,一是为了祈求平安,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超度那些在那次战争中死难的亡魂。现在,去到马头村,还不时能听到许多关于那场战争的传说。如马头村西北,有一片庄稼地比别处突兀,当地人的说法是这里曾是关公斩颜良并埋颜良首级于此处的“斩颜良岗”。这种说法与《三国演义》不尽相同。说是当年曹、袁交战,关羽在曹操军中,刘备在袁绍军中,刘、关兄弟不得相见。颜良出战后被关羽斩于马下,在取首级时,发现颜良头盔里藏有刘备的密信,关羽才知杀错了人,因此将颜良首级葬于交战的土岗之上,以作悼念。这里的村民现在还不让上演关羽斩颜良的戏,就是当地人认为颜良乃忠义之士的缘故。
我不是历史学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窃以为,官渡之战双方动用兵力不下十几万人,所以战争的场面是极其宏大的,不可能只是在一个点上展开,而是在一个相当巨大的面上进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袁)绍连营稍前,依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公(曹操)亦分营与相当。”从东西数十里的规模可以看出,官渡之战涉及的地域很广,战场在原阳与中牟之间展开应该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当时的形势是,袁军据守阳武,曹军据守中牟,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战争是在阳武与中牟之间展开的,而且是在两县之间的官渡河上展开的。之所以教科书上说官渡之战在中牟东北,而没有说成是在阳武县南,有很大可能与曹操驻军中牟有关,毕竟胜者为王,话语权总是属于强者的。唐人胡曾有诗云: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顿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江河争得属曹家。本初即是袁绍,字本初,战争的最后结果是“江河争得属曹家”了,成王败寇的历史注定了曹氏拥有话语权。按照史家的胜者定史的规律,后人把官渡定为在中牟东北也不足为奇了。假使曹操当时驻军阳武,袁绍驻军中牟,那么教科书上是不是会注解为“官渡之战在阳武县南”呢?
战争早有定论,而官渡之争还在进行。官渡之争很有必要,争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争论可以提高原阳县和中牟县的知名度,从这一方面上讲,争论是必需的,也是双赢的!或许,在若干年之后,历史会再次出现重大发现,证据也将会越来越充分,到那个时候,“官渡在哪里”就不再是一个历史谜团了,而是以充足的论据将官渡在哪里明确无误的大白于天下了。
不才曾在闲暇之时去原阳县大宾乡马头村凭吊官渡古迹,填词《临江仙 官渡怀古》一首,聊记于后,以慰思古之情。
词曰:人事烽烟皆杳去,寻来不见码头。云光河水两悠悠。千年探古迹,盛世荡轻舟。
袁绍曹操鏖战地,了无累累沙丘。乡民犹说旧风流。碑文传野史,众口话春秋。【原标题:官渡之战话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