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洛阳地区的抗日儿歌

2013/7/18 16:44:36 点击数: 【字体:


洛阳地区的抗日儿歌


    豫西地区抗日儿歌的特点是对抗日前景持乐观态度,格调轻松活泼,语言幽默且有调侃意味。
 

  1937年12月12日,日军第一次轰炸洛阳;1938年6月,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遂成为北方抗日前沿,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进驻洛阳。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洛阳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抗日儿歌。

  1944年5月25日,洛阳沦陷。之后,不屈的洛阳人民与日寇进行了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斗争,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其间,洛阳涌现了大量抗日民谣和儿歌,充分体现了洛阳人民的抗日决心和勇气,因此,整理这些儿歌具有重要意义。

  最初的抗日儿歌,反映的是抗战初期的形势,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儿歌并非洛阳人原创,而是从外地传播过来后,由洛阳的小孩子传唱开来的。譬如:“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骨肉同胞三千万,险进日本集中营。唉嗨哟,痛呀痛伤情!”

  这是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九·一八”小调》,“九·一八”事变后,在关东大地和流亡关内的东北民众中流传甚广,当时洛阳人传唱这首歌,是表达对时局的关心和忧虑。

  日军轰炸洛阳后,百姓仇日情绪高涨,此时出现了一首儿歌《打日本》:“中华民国世事乱,日本要把中国占。日本人,真是能,会做飞机轰炸洛阳城。童子军,童子军,拿着磨棍打日本。把日本打哩龇着牙,赶紧叫我老干大(意为干爹),把日本打哩一脸血,赶紧叫我老干爹!”这首儿歌,描写了日军对内地城市洛阳的轰炸,暴露了日军侵吞中国的野心,表达了洛阳人对日军的仇恨,并通过骂鬼子发泄心中愤怒。

  这种仇恨很快化为抗日行动,并通过儿歌体现出来:“高粱秆,节节甜,杀倭寇,莫迟延,有力快出力,有钱快出钱,人人财力都贡献,打退倭寇过新年。”从这些儿歌里,可以看到当时洛阳的抗日进程,譬如早期儿歌反映日机轰炸,只是被动地骂鬼子,到了后来就这样唱道:“老日飞机到,咱们拉警报。你用机关枪,我用高射炮。高射炮弹开了花,打得日本就地爬。爬不动,跪到地上求饶命。活捉住,带路走,走到营地喝庆功酒。”

  这说明当时洛阳防空工作很有章法:第一步,发现飞机,就拉警报,通知老百姓转移或进入防空洞;第二步,地面配备防空炮火,用的是高射炮;第三步,地面有巡防部队,若敌机飞行员跳伞,地面有人负责捕捉。

  1944年初夏,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利,日本本土通往南洋的海上交通被切断,日军企图打通豫、鄂、湘、桂一线,援助南洋日军,于是首先进行“河南战役”,共集结15万兵力,分别由豫东、豫北、晋南向豫中、豫西、豫南进犯。当时,由国民党第15军和国民党第94师守卫洛阳,从5月7日“洛阳保卫战”打响后,共进行了100多次战斗,守军顽强抵抗,战斗十分惨烈,仅24日上午,敌人就出动27架飞机、120余门大炮向城内轰击。战后经统计,5月7日至24日,我方阵亡官佐530人、士兵13339人,毙敌约2万人,毁敌战车60余辆。

  可以想象当时战斗有多么激烈,反映到儿歌中,却显得十分轻松,这说明日寇虽然凶恶,但老百姓还是从心底蔑视他们,称之为 “小日本”、“小鬼子”。如今八九十岁的老人,提起过去的日本兵,仍会以不屑的口吻说:“日本兵?我见过!小小的个子,就是仗着手里有枪,若没有抢,我打死他一两个不在话下!”所以凡老百姓编的儿歌,提起日本人,都是以讽刺的口吻,预测其必然失败:“膏药旗,不能长,过不了九月九重阳……叫天皇,别嚣张,中国是日本的火葬场。”

  这种抗日情绪,对于百姓来说已经深入内心,融入生活,无论大事小情,都能编成儿歌:“老母鸡,会下蛋,一下下了千千万,筐也满,篮也满,老总(指中国军队中当官的)碰见要给钱。多少钱?不要钱,不要钱!我家有鸡会下蛋,明日下个手榴弹,打得日本鬼子都滚蛋!”

  这首儿歌非常幽默,还很夸张,颇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还有一首儿歌流传在偃师一带:“三月桃花开,皮司令带兵来,消灭鬼子和汉奸,为咱除祸害。”歌中所说的皮司令,就是豫西人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皮定均。1944年5月日寇侵犯豫西,为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毛主席派皮定均来到豫西。同年9月以皮定均为司令员、徐子荣为政委的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成立,接着便挺进偃南山区,开展抗日游击战。当年12月4日,日伪军千余人向佛光(今属府店镇)西口孜村进攻,当地民兵400余人与八路军一道,不畏强敌,与敌激战,最后日军死伤100余人后逃走。

  “小枣树,弯又弯,结的枣儿一串串。个儿大,颜色鲜,吃到嘴里赛蜜甜,摘一篮,送南山,慰问抗日伤病员,叫他早吃早康健,好去杀敌上前线。”这里面说的南山,不知是否指偃南山区,但至少说明,游击队员当时虽住在山里,但和百姓信息互通,经常来往,共同抗日——这些儿歌都很珍贵,从中可觅到历史信息。【原标题:洛阳地区的抗日儿歌】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10-10-14 作者:孙钦良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