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焦作:唢呐艺术之乡

2014/9/28 14:46:51 点击数:138 【字体:

   
焦作:唢呐艺术之乡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共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焦作市的唢呐艺术和太极拳、怀梆、董永传说榜上有名。这标志着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了国家保护计划。

    唢呐艺术,这株焦作黄土地上盛开的艺术之花,如今已经传遍大江南北,蓬蓬勃勃地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唢呐艺术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庆典、仪仗等活动中喜闻乐见的主要形式,也是戏曲、歌舞等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关于唢呐

    焦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唢呐艺术就是焦作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枝绚丽的奇葩。

    唢呐,又称喇叭,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民族乐器。它发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而富于变化,表现力强,通常在民间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戏曲、歌舞等表演中独奏、伴奏使用。

    唢呐艺术丰富多彩。在领奏、伴奏或与锣鼓合奏中,唢呐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唢呐艺术适于表现热烈、欢乐的气氛和雄浑、壮阔的场面,尤其是豪放、泼辣的曲调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同时,又能深刻、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惟妙惟肖地模仿飞禽啼鸣、昆虫轻唱,给人以绕梁三日的美感。

    唢呐最初起源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唢呐”这个名称也是波斯玛语“Surna”的音译。唢呐约在公元3世纪传入我国。在晋代开凿的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中,第三十八窟的伎乐歌舞壁画中就有生动的演奏唢呐的形象。唢呐在约700多年前的宋末元初传入中原后,迅速普及并生根发芽,经过不断地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日臻完善,逐渐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如今,广泛用于民族乐队的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

    唢呐,在我国古籍中的记载始于明代。明音乐家王圻在1607年出版的《三才图会》中写道:“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明代人们称唢呐为“唆那”。在当时的戏曲、歌舞表演中,唢呐已占据重要位置,主要用于唱腔伴奏和吹奏过场曲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是离不开的主要乐器。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编著的音乐史料,把唢呐归类于“回部乐”,称为“苏尔奈”。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将唢呐用于军乐之中。他在《纪效新书·武备志》中明确写道:“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可见,当时军队中的唢呐的作用和今天的军号差不多。推测当时不仅军队使用了唢呐,各级官员出行大约也使用了唢呐以壮声威。明代王磐写的一首小令《朝天子·咏唢呐》为我们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唢呐真正造福于民,在于民间的认可和广泛使用。几百年来,遍及城乡的戏曲班社、鼓乐班、民间社火都将唢呐作为伴奏和独奏的主要乐器。无论是逢年过节的戏曲演出、歌舞表演,还是普通人家的婚丧嫁娶、庆典、祭祀,只要高亢嘹亮的唢呐一出场亮相,就能给我们的父老乡亲带来欢乐和笑声。这也许就是唢呐能够在中原大地生存、发展,日臻完善并逐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因所在。

    唢呐艺术在焦作

    唢呐来到焦作,是焦作人民的福气,也是唢呐的福气。这是因为,焦作有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艺术巨星朱载堉(1536年~1611年)。他为了解决乐律学的千载难题,不惜放弃爵位而孜孜不倦地奋斗一生,先后撰写了《律学新说》、《乐经古文》、《旋宫合乐谱》等20多部音乐著作。在他1606年完成的辉煌巨著《乐律全书》中,运用精密计算法完成了“新密法率”——十二平均律的计算,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解决了十二平均律理论原理。

    朱载堉既是独步天下的科学艺术大师,又是长期深入民间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民间音乐家。他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经常参加民间鼓乐班的演奏,受到了民间艺人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通过组建同乐会、金鼓会,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曲牌、曲词牌、锣鼓经,撰写了《工尺谱》和《金鼓经》。通过实践,他运用十二平均律理论,对唢呐的发音位置进行了调整,并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使唢呐的音域更宽广,音色更丰满圆润而富于变化,为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焦作一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民间歌舞、戏曲形式也丰富多彩。隋末唐初,我国最早的戏曲雏形之一的《踏摇娘》就出现在这块黄土地上。古代这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商贾云集,加上水陆交通便利及鄂豫晋交通咽喉的独特地理位置,使焦作成为名闻天下的“覃怀古郡”、“河朔名邦”。明代中叶,这里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百家荟萃之地。当时,这里村村有戏楼(舞楼),寨寨有戏曲班社,逢年过节,百里怀川几乎村村唱戏,锣鼓笙歌之声不绝于耳。各村寨之间相互竞赛,对戏、赛戏之风如火如荼,全面促进了民间歌舞、戏曲艺术的发展。

    正是在这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大环境中,加上文化艺术大师朱载堉的积极参与,唢呐,这个萌芽于异国他乡的乐器才能够日臻完美,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唢呐艺术已经成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焦作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唢呐艺术之乡。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洛学苑网(2014-09-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