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毛爱莲:一部不老的梨园传奇

2013/5/29 8:56:02 点击数: 【字体:


    毛爱莲,一棵越调剧坛上的常青之树,一张许昌艺术界的闪光名片。作为越调“婉约派”奠基人和越调“毛派”创始人,她以80多岁的高龄至今依旧活跃在舞台上,让人叹服。总结她艺术常青的原因,外在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给她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政府的关心和观众的厚爱给了她演下去的不竭动力;内在因素是她强烈的事业心及这种事业心所支撑的精气神。4月11日,在家休养的毛爱莲老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她的从艺经历及现状,并通过本报向一直关注、支持她的家乡父老表达谢意。
 
毛爱莲:一部不老的梨园传奇
毛爱莲正和越调作曲家王大卫说戏。        武芳 摄
 
毛爱莲:一部不老的梨园传奇
毛爱莲在教学生唱戏。      吕超峰 摄    (资料图片)

    1930年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为龙抬头的日子。河南省舞阳县的一间破草房里,一个瘦小的女孩呱呱坠地。家境困苦的父母为她取了一个很土的名字:杨舍儿。谁也没想到,这个女孩日后会成长为一代越调流派创始人、迄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国宝级大师——毛爱莲。

  从9岁开始学戏,至今毛爱莲的从艺年龄是74年。她从一个被卖过的穷孩子,到越调“毛派”创始人;从一个苦练嗓音的戏班学徒,到耄耋之年依然嗓音清脆的越调大师。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和舞台生命融为一体的传奇故事呢?4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毛爱莲家里,拜访了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从艺历程:悲惨童年曾被卖

  提起毛爱莲的名字,在许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至今民间依然流传着“宁可半月不吃盐,也要看看毛爱莲”、“看了毛爱莲的戏,这一辈子不生气”等俗语。但鲜为人知的是,毛爱莲并非她的本名,她的原名叫杨舍儿。

  与许多名演员一样,毛爱莲也有着自己不幸的童年。在她4岁时,母亲病故,父女二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后来,父亲又给她找了个后妈。由于贫苦,毛爱莲与后妈的关系也不融洽,她至今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家里的灶台上放了几个小红薯,她绕着灶台转了几圈就是不敢拿一个小红薯吃。

  在她7岁那年,为了能够让孩子顺利地活下去,杨父无奈地把她卖给了漯河的毛黄氏。自此,杨舍儿的人生开始了重大转折。她到漯河后也改了名,这也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一代越调大师——毛爱莲。

  “如果没有毛黄氏这位母亲,就没有我的今天。”提及往事,毛爱莲记忆犹新。毛黄氏很爱看戏,所以耳濡目染,毛爱莲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毛爱莲9岁时,漯河发水,无奈辍学的小爱莲被送到当时的漯河老街国民舞台由杨小风主持成立的“文凤班”去学戏,师从越调名家邢金奎。从此,她开始了与戏曲舞台一生的不解之缘。

  其实在那个时代,稍有活路的家庭都不会让儿女学戏。毛爱莲告诉记者,在戏班当学徒时,老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夏天顶烈日,冬天迎寒风,稍敢偷懒,藤条就抽到了身上……为了练出好嗓子,无论寒暑,每天天一亮她都要和班子里的其他学徒一起,跑到附近的树林里喊嗓子、练踢腿。也正是靠着这份苦练,毛爱莲打下了牢固的基本功。

  13岁的时候,毛爱莲开始登台演出。她扮相俊俏,唱腔如行云流水,一招一式挥洒自如,领衔演出的《青龙山》、《五风山》等剧目,很受群众欢迎,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毛小爱”。很快,她成了班里的主角。16岁那年,在毛黄氏的帮助下,毛爱莲脱离了“文凤班”,组建了自己的“兴爱剧社”。新中国成立后,“兴爱剧社”更名为周口红光越调剧团。

  无论是唱戏的环境怎么变化,但毛爱莲从不落下基本功的训练。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嗓子,毛爱莲对自己的要求达到了“残忍”的地步:她不吃生冷、辛辣,远离大鱼大肉,更谈不上抽烟喝酒,就连吃饭也只吃个八成饱——她怕稍不注意,就会毁了为大家唱戏的好嗓子。

  “毛派”特色:唱腔之中见真情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戏曲流派也有很多,但许昌越调之所以能够成为越调的一个重要流派,并能够成功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离开毛爱莲是不可能成功的。”对于毛爱莲的艺术成就,著名越调作曲家王大卫毫不吝啬自己的佩服与赞美。

  很多人不知道,越调“毛派”之所以能够自成一家,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毛爱莲多年舞台实践,在细心琢磨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而来的。无论是《火焚绣楼》中的洪美荣、《无佞府》中的佘太君,还是《白奶奶醉酒》中的白奶奶、《李双喜借粮》中的董大妮等,毛爱莲都是在经过一次次琢磨、一次次实践后才塑造出的经典舞台人物。

  王大卫告诉记者,毛爱莲对众多人物的成功塑造,既是她用心观察、细心体验的结果,也是她充分调动戏剧手段、准确表现的结果。“看毛爱莲的戏,她念白清晰流畅,明快利落,朴实自然,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音乐感。她表演俏而不泼,蕴而不涩,细而不繁,十分注重眉目传情、手袖传情、举止传情,而且传得适度适中、不欠不过、恰如其分。再加上她独有的鼻音唱腔,让人看她唱戏真像吃了一口沙瓤西瓜,沙沙的,甜甜的,余香不散。”

  在对许昌越调的艺术研讨中,专家们曾这样评价毛爱莲的演唱艺术:她的唱腔清脆委婉,音色甜润,吐字清晰而准确,可以概括为7个字——甜、纯、清、巧、情、丽、快。采访中,说到“毛派”艺术的独到之处,毛爱莲兴致所至为记者唱起了《火焚绣楼》中的一段:打量女子她的好面容/多说她也不过十七岁/再少些也不过少上一冬/她那好头发黑又明/论长短三尺零/泛油不岔亮晶晶/上梳个帕角刚三寸/梳了个燕影小车形/偏花正花戴几朵/鬓角里斜插着/扑棱棱……扑棱棱……

  唱完后,毛爱莲笑着说:“今天嗓子不太好,不敢唱得太高了。你看就是后面那个扑棱棱,以前唱大家都是很平地唱,但我发现要是唱得婉转起来,就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唱戏要唱出感情。”

  德艺双馨:艺海无涯再精进

  1956年,河南省举办全省戏曲观摩演出,毛爱莲主演的《火焚绣楼》获演出一等奖,并与张秀卿、申凤梅合演了《三哭殿》。河南省文化厅发文,毛爱莲与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李斯忠、张新芳、申凤梅被定为名演员,时称“河南八大名演员”。

  1960年,毛爱莲刚回到许昌没几个月,就被通知要率团晋京汇报演出。毛爱莲不负众望,由她主演的《掉印》、《无佞府》2出戏,大受首都观众欢迎,并受到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观看演出后握着毛爱莲的手说:“你演得不错,是个很出色的旦角演员,你能红遍全国乃至更远的地方。”

  据粗略统计,毛爱莲从艺74年来,共演出剧目130多个,所成功塑造的人物不胜枚举。在她主演的戏中,有3部戏被拍成电影,6部戏被拍成电视剧,出了2个专辑,此外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越调常青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称号及“小百花奖”、“黄河戏剧特别贡献奖”。

  “荣誉都是政府和观众给的,只有把戏踏踏实实地演好,才能对得起大家的厚爱。”对于荣誉,毛爱莲显得倍加珍惜,并一直以此鼓励自己。为了让广大观众满意,毛爱莲对艺术一丝不苟在圈里是出了名的。

  王大卫告诉记者,毛爱莲的观众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至两三岁的娃娃,可谓不计其数。但无论对哪一级的观众,即使到农村唱土台子,她都要花四五个小时来化妆,生怕哪一点儿做得不到位。化好妆后她就不吃东西,怕吃东西使贴好的鬓不那么服帖,对艺术的追求堪称完美,不愿意留下哪怕一点儿的遗憾。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市里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毛爱莲不顾腰痛,当时在义演现场坐着唱完了《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等经典剧目。就在义演前,毛爱莲已经捐出了5000元钱。她回想起这件事时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传统美德,我就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心,为灾区群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毛爱莲视观众为衣食父母,观众自然对她青睐有加。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在外地演出时路过一个偏僻的山村,一位观众见到有剧团路过就问她是不是毛爱莲,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那位观众也没顾得上跟她说话就往家里跑,并喊着“我见到毛爱莲的真人了”。而在民间,“宁可半月不吃盐,也要看看毛爱莲”、“看了毛爱莲的戏,这一辈子不生气”的俗语更是广为流传。

  王大卫说:“老百姓之所以喜爱毛爱莲的戏,是因为她的戏来源于平民大众,通俗易懂。但更重要的,是观众喜欢她这个人。”

  岁月如同一位高明的大师,经过时间和观众检验的毛爱莲,如今已成为许昌戏曲乃至河南文化的一张名片。那些与她同时期成名的老艺术家们已大多退出了戏曲舞台,但毛爱莲依然保持着充沛的热情和艺术的魅力,活跃在她热爱的舞台上,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了将越调发扬光大,她收了20余名徒弟,以争取将自己的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戏曲工作者。

  毛爱莲常说:“我这一生的幸福都是共产党给的,感谢党和组织对我的关怀和支持,只要观众喜欢,只要我还能唱得动,我就会一直留在舞台上。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里多培养些学生,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戏曲艺术传承下去。”作者:许廷合 武芳【原标题:毛爱莲:一部不老的梨园传奇】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2-4-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