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蔡扁担戏的唯一传承人、今年已84岁的孙清香老人,希望能把他挑了70多年的扁担传下去。早就听说扁担戏艺术魅力非凡:剧情紧凑、技法严密,敲锣击鼓,说唱吹全由一人担当,能在短则三五分钟、长则半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使观众看得目瞪口呆、津津有味、流连忘返。
一根扁担一台戏
想见到新蔡扁担戏唯一传承人孙清香老人绝非易事。据说,孙清香近几年很少表演扁担戏,而与扁担戏有关的一项技艺——塑像成了老人的主业,方圆百余公里的寺庙都找他塑像。老人外出时不带通信工具,外出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三个月、半年,有时家人都找不到他。
几经周折,昨日,记者在新蔡县杨庄户乡钟庄村孙庄一个农家小院,有幸见到了孙清香老人。得知记者来采访,老人兴致勃勃地打开库房,搬出道具。虽然手脚不麻利,但他还是坚持要给我们表演几段扁担戏。老人将锣鼓等道具准备好,竖起扁担撑开一米见方的小戏台,熟练地钻进幕布围起的戏台,锣鼓点频频敲响,一声吆喝,肥头大耳的猪八戒和手持金箍棒的孙悟空,两只布袋小木偶先后钻出了“出将”“入相”的帷幕。
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
扁担戏又叫五指木偶戏,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剧之一,是我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表演形式。扁担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年幼时为解病中母后的心烦之乱,把大量歌女招进宫中,都没有奏效。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做了10个小木偶套在手指上,配上诙谐的语言和简短的故事情节,终于博得母后一笑。因此,有人认为扁担戏是从唐朝的宫廷里兴盛起来的,称之为“宫廷戏”。
据《文献通考》记载,木偶戏除在宫廷宴会上表演外,还在民间用来祭神。元代木偶戏仍然盛行,而且演出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清朝末年,扁担戏由安徽艺人传入新蔡县,一批以木偶戏技艺谋生的艺人,挑着担子走村串巷进行表演,很受欢迎。如今,用扁担一头挑着舞台、一头挑着道具走村串巷表演扁担戏的老艺人已难寻觅,80多岁的孙清秀成为安徽、河南一带唯一健在的扁担戏艺人。
扁担戏的春天
一根扁担可以挑起全部家当。演出时,小型舞台也是依靠一根扁担支撑,所以人们叫它为扁担戏。表演扁担戏,无论配乐还是口技,全靠表演者一个人。扁担戏集戏曲、坠子书、鼓词、口技、民间工艺泥塑、彩绘于一体,一人口噙蔑子说唱,五个手指控制各种人物的动作,脚踏锣鼓,手脚并用,一个人便是一台戏。
孙清香自幼随父亲孙彩兰学、练、演扁担戏,10多岁便可登台演出。为提高演技,他常在野地独自练习表演动作,自制蔑子用于模仿戏曲曲调,模仿豫剧唱腔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孙清香的父亲死后,孙清香独立演出,他在传承父辈演技的基础上,大胆融入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曲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扁担戏的春天。“锣鼓响、脚底痒。”只要孙清香到村口一声吆喝,人们就会纷纷跑出来,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
扁担戏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随着电视、电影逐渐在农村普及,大家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与此同时,大批农村人开始走进城市求学、求职,扁担戏得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日益发生变化。孙家人靠扁担戏赚来的钱大不如以前,演出收入根本无法维持生计,就连孙清香着意培养的接班人——他的孙子孙国云,也进城打工去了。戏台上的小木头人“哑”了,扁担上也积起了厚厚的灰尘。
2006年,新蔡扁担戏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孙清香也被评为扁担戏杰出传承人。
谈到新蔡扁担戏的传承,孙清香老人表示,他一定会传承保护好这一民间文化艺术,不让它在自己手中失传。同时,他呼吁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传承保护这一濒危的民间文化艺术。□晚报记者 吴 峰 通讯员 龚 平/文 吴 峰/图【原标题:新蔡扁担戏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