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这项手艺耳鬓厮磨了半生的王金合、杨志也日渐成为家喻户晓的钧瓷大师。
瓷库中国讯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这项手艺耳鬓厮磨了半生的王金合、杨志也日渐成为家喻户晓的钧瓷大师。
钧瓷烧制工艺复杂,是世界上唯一经1300度高温生成的窑变瓷,历来就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拿“死环变活环”这门手艺来说,因为钧瓷烧制时需要上釉,但釉会在高温下不断流动,活环容易崩裂或粘连,于是“死环变活环”曾经一度成为业界的技术难题。“技术工人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做得巧,手、眼、心、脑都用上,工艺才会有突破和创新。
图:钧窑瓷器精品花口虎头瓶—钧瓷礼品
王金合的炉钧,尽管业内仍有不同的声音,但有一点是共识:人家的炉钧有个性!其釉彩或青绿绵绵,或桃腮粉红,或金斑盈面,或红绿交错。件件作品釉彩渗化,熠熠生辉,颇似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与众多窑口的作品放在一起,不消去看底款,一眼就能清晰地辨别,这是王金合的炉钧。
王金合烧制炉钧纯属偶然。与所有钧瓷艺人所走的道路大致相同,王金合16岁进入当时的国营瓷厂,尽管不在钧瓷车间,但常年的浸润,使其对钧瓷自有一份独特的情感。从20世纪70年代起,王金合就与妻兄杨富州在自己家中建了座窑炉,悄悄开始了钧窑的研烧。从小窑到大窑,从仿宋、仿清到现代钧瓷的釉色研发,王金合做得风生水起。1989年6月,他在大窑中偶尔烧出一件名为《橄榄瓶》的钧瓷,瓶体上色彩斑驳,诗意盎然,古朴浑厚,颇似传统的炉钧。就是这件色彩迥异的钧瓷,勾起了王金合对传统炉钧的记忆。
杨志的一生都在和制瓷打交道。51年前,刚满14岁的杨志来到河南省禹县陶瓷一社做工,著名钧瓷老艺人卢广东带着他从拉坯、烧窑做起,从此他便把半生的心血献给了钧瓷。杨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几十年来为钧瓷业做出了不少贡献:解决了钧瓷烧制中“死环变活环”难题,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研制出“金属模种”以节约成本。
的确,杨志的作品不仅好,而且巧。他讲究“型为本、釉为魂、宁整勿碎、宁简勿繁”,创作出不少佳作。早在1984年,他便在作品《象鼻尊》中别出心裁地以两条大象鼻子作装饰,对传统造型加以大胆改进。那一年,这件作品连获国家级、省级4项大奖。此外,杨志首创性地将浮雕技术运用于钧瓷工艺,做出华贵的《牡丹尊》。当然,最著名的还有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的《吉祥尊》。
新中国的钧瓷烧造就是从恢复炉钧开始的。但传统炉钧最大的问题是,每窑只能烧成一件或若干件,且在极端火焰下烧成,成品率极低,不适宜钧瓷的普及和推广。后来,老艺人们逐步将炉窑改为大窑,并进行了许多革新,开启了现代钧瓷的新时代。而炉钧,随着时代的推移,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王金合相信天人合一的力量。他认为,钧瓷瓷器美丽的色彩就是自然造化与艺人努力的结晶。而他的努力,是要用大窑烧出小炉的效果,用煤烧出炭烧的效果。王金合在窑炉上改结构,在釉料上改配比,在烧成上寻规律,历经磨砺,终成正果。
对于钧瓷的发展前景,杨志也很有信心,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希望:“据我了解,现在有些钧瓷手艺人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希望各级政府能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政策,扶持一些传承人,同时对文化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方面的优惠,大家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