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汝瓷)孟玉松
百合洗(汝瓷)孟玉松
仿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瓷)孟玉松
第一次见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是在2013年底在汝州举行的“汝窑传承发展文化谈暨孟玉松从艺四十周年研讨会”上,朴实而稳重,是她留给我的最初印象。她没有“大师”这一称号象征的光鲜,也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常见的“民族风”,乍看上去,就像邻居家的阿婆一样可亲。然而正是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热情与执着,几十年投身汝瓷的恢复与研发,汝瓷因为她的付出,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将青瓷之美推向极致的汝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典范。在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宋代,南北名窑林立,名品迭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汝窑为其魁首。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汝窑成为宫廷用瓷。据传,尊崇道教的宋徽宗尤其喜爱青瓷。受命于天子的汝瓷,有令则烧,无令则停。然而,“红颜薄命”,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让汝窑在战乱中窑空烟冷,为宫廷烧制御用瓷仅仅20年的时间,汝窑便由盛及衰,至新中国成立时已断烧近千年。由于烧制时间短,存世量极少,自南宋对汝瓷便有“近尤难得”之叹,因此上至皇家、下至藏家,汝瓷历代均被视为稀世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民间也就有了“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之说。可惜的是,一代名窑从此湮没史海,虽然历代仿烧不绝,但无一成功。
新中国的成立,让汝瓷重放异彩——1957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历史名窑的生产,特别是龙泉窑和汝窑。随后,后来成为孟玉松的师傅的临汝县汝瓷厂老工人郭遂接受了试验豆绿釉的任务,通过多方学习、数百次的试烧,终于试制成功了汝瓷豆绿釉。1958年全国掀起大炼钢铁的热潮,此时刚刚16岁的孟玉松由于聪明好学从高中被抽调到县钢铁化验室工作,并赴郑州大学化学系学习了硅酸盐定量分析,这也为她后来从事汝瓷釉色研究打下了专业基础。
人生的道路多曲折。此后,孟玉松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返乡教书以及父母双亡。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恢复汝瓷,临汝县汝瓷厂成立了恢复汝瓷技术攻关小组,命运才向孟玉松再次伸出橄榄枝——为了加快汝瓷研究步伐,临汝县领导决定抽调专业人员,对从古窑场遗址捡到的古瓷片进行研磨分析,他们想起了孟玉松,而孟玉松也爽快地答应了。
1973年7月调入临汝县第一汝瓷厂工作是孟玉松真正与汝瓷结缘的开始。她认识到研究汝瓷不能没有陶瓷知识,善于学习的她便常常与工人一起工作、研究、配试。熟悉了工序、学到了专业知识的她,还将各项技艺逐一记录在册。细心的孟玉松发现,因为制瓷师傅大多不识字,配料全靠经验,无法批量生产,遂筹建了汝瓷化验室,把郭遂师傅的实验配方标准化、计量化,使汝瓷绿豆釉逐步投入批量生产。1974年,孟玉松进入在汝州城区建成的新厂——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工作。汝州境内星罗棋布的汝窑遗址,为汝瓷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孟玉松与郭遂一起对汝州境内80多座古窑址进行了考察,从捡古瓷片找原料,到化验分析,再到与古瓷片的化学成分做比对、按照化学成分进行配制,在河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工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的指导帮助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百次的实验,汝窑天蓝釉终于在1984年研制恢复成功。1986年,经过孟玉松、马永杰、樊治安、郭连成等人的联合攻关,汝瓷十七号豆绿釉研制成功。两项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汝瓷宫廷用瓷以温润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天青釉也是孟玉松心中最为向往的一抹青色。1983年10月,孟玉松担任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技术科长,年底,工厂接到国家恢复天青釉的项目,知难而进的她受命担任攻关小组组长。汝官窑传世品极少,孟玉松根本没有见过,更何况汝瓷天青釉对于陶瓷界来说,简直就是哥德巴赫的猜想。有着拼命三郎精神的孟玉松没有退却。春节一过,她直奔北京,向故宫博物院的古陶瓷专家请教。她的执着感动了专家,在征得有关领导同意后,故宫博物院破天荒地让她两次近距离接触传世绝品——汝窑天青釉弦纹樽。面对梦寐已久的天青釉色,孟玉松激动地不敢呼吸,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入神地品味着,她要把这抹青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它为今天的汝瓷赋彩,让汝官窑重生!回到工厂,她便对釉料的配比进行调整,反复烧制,多少次失败,她都没有气馁。1988年5月,在孟玉松的主持下,在本厂技术人员张大庆、李聚万等人的共同努力配合以及轻工部高级工程师李国桢、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故宫研究员耿宝昌、李辉炳等顾问的帮助下,历时4年,经过300多次试烧,8号泥料和222号釉料相配,终于烧出了可以媲美北宋汝窑的天青釉!8月,原轻工部科学研究院和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持鉴定,一致认为试验品达到和接近宋代水平,试验成功。汝瓷再现“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特征,人间终于再现那一抹淡雅而神秘的天青色。孟玉松于当年出席了第六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得到了邓颖超同志的亲切接见。孟玉松捧着汝瓷八卦鼎向邓颖超汇报:“邓妈妈,我们实现了周总理的遗愿。”邓颖超则握着她的手说:你是我们妇女同志的骄傲!
一抹天青写人生。孟玉松让汝瓷生命重燃,汝瓷也成就了她的艺术之路。搞科研出身的孟玉松还有着艺术的天赋,她一直注重科研和工艺的结合,追求汝瓷“天工与清新”的境界,在从事汝瓷研究的40年中,创作了一系列风格各异的汝瓷作品,其中既有承续北宋汝官窑传统制式的经典作品,如《弦纹樽》《葵口洗》《三羊尊》等;有富于创新精神的佳作,如《梅花鸡心钵》《喜上眉梢笔筒》等;也有传统制式与现代风格融合的作品,如《百合洗》《桃洗》《孔雀洗》等。其汝瓷作品《三足奁》《长颈瓶》《莲花碗》《圆洗》展现出直追北宋汝瓷的绝美神韵,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其中,汝官窑仿品《莲花碗》色带天青,晶莹如玉,古朴柔美,几能乱真。
就像汝瓷讲究色调单纯一样,在孟玉松的身上和她的作品之中,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朴素的意蕴,这意蕴就像那抹天青色,使人心气平和,古朴而雅静。非遗传承、艺术创作,要在幽邃的历史长廊中洞烛那些奥妙,要在博大的艺术天地里闪亮崭新一划,都需要这份朴素和沉稳……
原标题:朴实沉稳造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