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刚柔相济”砚艺人

2013/7/30 9:39:03 点击数: 【字体:

“刚柔相济”砚艺人
盘谷砚雕刻大师张书碧花费十年时间雕刻的代表作品“黄河神龙巨砚”。

    文化巨人韩愈与盘谷砚福缘深厚,1100多年后,韩愈“发功”,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重新拯救了盘砚。

  11月10日,我在新乡采访了上世纪70年代济源的工业局副局长张英秀,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盘谷砚“重生”的见证人和有力推动者。

  年逾七旬的张英秀依然美丽,她的坐姿和双手摆放的姿势,充分显示出她的教养。她是大家闺秀,有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干部少有的文化素养,这在当时,很重要。

  张英秀说:“新中国成立前夕,盘谷砚生产已呈衰败之势。解放初期和上世纪50年代都恢复过生产,没销路,又停产了。1973年,盘谷砚再次建厂,恢复生产。因为啥呢?当时在全中国唯一的出口通道——广交会上发现,日本需要大量砚台。周总理当时指示恢复名砚生产。1973年1月8日,外贸部和轻工部两家联合召开十大名砚产地会议,我代表盘谷砚去参加了。我在会上把韩愈的一铭一文背了背,很轰动,会上要求盘谷砚尽快恢复生产,当年就要上春季广交会。”

  张英秀在会上还听到一种说法,盘谷砚能被点名参加这次全国会议,是日本人的要求。据说有个侵略过济源的日军小队长,日军战败归国时,从济源带走了不少砚台。后来这个人就给周总理提出要盘谷砚。还听说日本人崇拜的第一文化人不是李白是韩愈,他们的教材中收了《送李愿归盘谷序》,因为这篇文章,盘谷砚在日本名气蛮大的。

  这个说法张英秀无法确认,但她亲眼见到第33届广交会上日本人对盘谷砚的狂热。

  张英秀说:“1973年4月份,我背着30多斤重的七个盘谷砚,上了广交会,从大门口到砚台展位有100多米,会议一宣布开始,客商们就百米冲刺般飞跑到展位前看产品。日本人过来了,挨摊看,看着好,就往屁股底下放,一会儿坐了一大堆,上面再搁张名片。一转眼我的七个砚台全给日本人挑走了。我急了,这是样品,第一天都卖了,会还有一个月,我咋给别人谈生意?就从日本人手里一一要了回来。”

  从七个砚台开始,济源开始年年拿到订单,最高一年拿到6万元人民币的订单。在上世纪70年代,这是一笔很大的生意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直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前,盘谷砚都以外销为主。不光盘谷砚,大量的中国砚台主要也是供应到日本和一些崇仰中国文化的东南亚国家,中国砚依靠外国市场养活,这种现象,让人滋味复杂。

  “玉川人物自风流”

  盘谷砚历史悠久,据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书碧介绍:“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济源即有砚的前身——研磨器的制作。”

  从济源的出土文物看,汉代已有制砚的成熟技艺。至唐代,由于韩愈的大力张扬,盘谷砚声名大噪。到了宋代苏东坡赞扬盘砚:“石自天坛产出,松烟磨去生香,虽然质朴古雅,却能细腻风光。”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砚谱》中评价:“石自盘涡,阅岁孔多,刚不露骨,柔足任磨。此为内介而外合。”他们的评价中都强调了一点,砚的“刚柔相济”。刚是石质坚实细密,柔是以手抚之又要温软细腻,如此才能既发墨又不损毫。

  历朝历代对盘砚吟咏虽多,但制砚艺人名字都不存。金元间大诗人元好问曾有“盘谷村墟几来往,玉川人物自风流”的慨叹,也是对制砚艺人泛泛的赞誉,个人姓名不曾提及。

  到了清代,学者谢慎修所著《谢氏砚考》中,始有“盘谷砚工牛世臣”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出名的艺人有牛修成、牛修善、牛修荣、牛修明、牛修显、牛明照等,他们的姓名在地方志书中留存了下来。

  1973年盘谷砚二度恢复生产,有关部门组建济源县盘砚厂(后改为济源市工艺美术厂),聘请西许村制砚艺人张复兴、牛明忠、牛明初、牛乐仁、张怀贵带徒传艺。他们培养出一批优秀艺人,其中张书碧、张开泰被评为“河南省首届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张开泰长张书碧四岁,两人同时进厂,同时学艺,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造诣精深而个性迥异,被称为“刚柔相济两兄弟”。“刚”指的是张开泰,“柔”指的是张书碧。记者在济源新乡两地走访后发现,张书碧是柔中带刚,张开泰则是刚中带柔。

  采访过程中,张书碧和张开泰反复提起安民,认为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位名师。安民是洛阳孟津人,为名画家赵望云的弟子,与黄胄等人是同学。恢复盘砚生产后,济源工业局副局长张英秀将其聘请为盘谷砚的专业设计师,他与艺人亲密合作,整理、创作了砚式图法120多种。他要求张书碧、张开泰“刻砚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不但会写会画会刻,有刀上功夫,更重要的是要有刀外功夫。多读书,去掉俗气,成为博学多才之人,否则只是个匠人,而不能成为艺术家”。这番话,令两人都受益终身。

  柔中带刚张书碧

  张书碧1989年被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他在济源有厂,在新乡有工作室,还要搞雕塑,还有繁忙的社会活动,我前后约了三次,才约定了11月9日的采访时间,11月8日我连夜从济源赶往新乡。

  张书碧,54岁,人瘦削,讲话节奏快,有书卷气。这是其外在的柔。但他能用10年工夫完成一件作品“黄河神龙巨砚”,没点刚性的人是干不了这活的。

  11月9日,在新乡市一条僻静的小街上,我找到了张书碧的工作室,有20平方米左右,冲门口光线最好处放着他的工作台,比一般方凳要高大一些,台面上安放着起固定作用的木楔,台侧放着各种雕刻用具。

  工作室中间陈列着一块巨大的砚台,就是他两年寻石、十年雕刻的代表作品“黄河神龙巨砚”。走近细看,砚长两米,重近3吨。极浓重而光润的深墨绿石质,砚池周围是56条巨龙,巨龙间雕刻着各个历史时期黄河文化的经典景与物,繁而不乱,并未夺去龙的气势。

  张书碧刻刀下的56条龙,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代表仰韶时期的龙浑朴,汉代的龙深沉雄健,魏晋的龙飘逸如飞天,唐代的龙典雅雄浑等,他是用龙具象化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显示出超越龙本身的深厚文化内蕴。巨砚周围40厘米高的侧面上,镌刻有臧克家、贺敬之、光未然、吴祖光等20多位著名文化人的手迹,臧克家的诗中写道:“大自然手指一划,人间一条万里长河!从日落的西天启程,你直奔东海方肯住脚。你是条金光闪闪的腰带,紧紧围系着伟大的祖国。”

  十年艰辛不寻常,张书碧得石之后,设计草稿一出,便拿着设计稿,反复征求了多位文化名家的意见,之后名石名雕加上名人的题咏,张书碧在一方巨砚上完成了他缜密而艰苦的文化诉求。张书碧说:“我是拿它当文化策划来做,金石长寿,砚同青铜器、碑刻一样,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砚是纽带,通过它让相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6年12月08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孔武战:用雕刻感悟人生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