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沁阳捞纸,期待焕发新生机

2013/7/16 9:04:30 点击数: 【字体:


    编者按:在河南沁阳沿沁河一带,自古流传一种手工造纸工艺——捞纸。捞纸是将麦秸秆、水草、枸树皮、废纸等作原材料,经过蒸煮、碾磨、撞穰、拧穰、拌浆、取张、压干、分张晾干等数道工序处理,生产出麻头纸(草宣纸)、黄毛纸和黑纸。这种靠手工生产的纸张,不仅柔软性好、透气性强,而且绿色环保;不仅可做日常用纸、书写用纸,而且可包装中草药、食品。 目前,当地熟悉“捞纸”工艺的人已屈指可数,若不加以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彻底消失。如何传承这门古老技艺?如何挖掘其文化价值?如何形成相关文化产业链?亟须更多关注和思考。
  
    一个炎热的夏日,在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沁阳市西向镇东高村里,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冒着酷暑,正在向村里的年轻人和前来观光的人们讲解、传授着一种即将消失的技艺——捞毛纸。岁月的风霜尽管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沧桑,但却抹不去他们记忆深处那古老的文化信息;酷暑烈日,挡不住他们守望传统的热情,黝黑皮肤上沁出的粒粒汗珠,宣示着他们对古老技艺的执着。
  
    捞毛纸,一朵手工造纸工艺奇葩
  

    在河南沁阳市沿沁河一带,至今流传着一种传统手工造纸工艺——捞纸,当地人俗称捞毛纸。这种手工工艺起始于何朝何代,现今已难以考证,但根据县志等史籍记载,到明末清初时运用这种工艺的造纸业已十分繁荣,沿沁河北岸的高村、龙泉、魏村、常乐、长沟等十几个村,几乎家家有作坊。
  
    相传沁阳现在的东高村古时叫杨庄,住着两户人家,一姓曰杨、一姓谓娄。娄家是大财主,有千亩良田,且有娄家花园。现在的村北的几十亩地仍然叫做“花园后”。娄员外有一子,游手好闲,喜欢驾鸟提笼,每天带着家丁上山逐鹿,下河摸鱼,终日不着家。娄员外很伤脑筋。
  
    一日娄员外信步来到八台观,跟凌霄道长诉说心事,惆怅之情溢于言表。道长拂尘一扬,随口念道:“人遗子、金满罂,我遗子、唯一经。何不遗一经与令郎。”员外正色道:娄某不才,常有钱粮奉庙,今与道长理家常,缘何以“一经”塞之?道长笑答:“我这一经非比寻常,可以安身立命,可以养家糊口。若非老施主有恩与庙上,贫道不见得拿出来示人。”凌霄道长指着观外说,这里河水丰盈,广有麦草,若以麦草造纸,利润丰厚,可保后世无虞。员外叹道:犬子未必肯学。道长平静地说:你让他拜我为师,贫道自有办法。
  
    那员外之子不仅顽劣,而且好习枪棒。拜师时,有三只鸟飞进观内落在古柏树上,员外之子玩心大发,置庄严的拜师场面于不顾,竟以弹弓射之,一鸟应声落地,不待那两只惊鸟反应,只见道长已凌空掠起,飞身捉住空中另外两只,众人骇然。员外子匍伏于地,再拜道长。道长遂收之为徒,授业造纸。言传身教,历时半年,娄家造纸作坊首先创办起来。
  
    据村民高俊强介绍:这种经过数十道工序纯手工制做的纸张俗称“毛纸”,根据规格的大小有不同的用途,有用于药店、食品店铺等的包装纸、有用于书写的麻头纸(草宣纸),还有用于居民的生活用纸及妇女用纸,并得到医生的青睐。其产品远销山西、陕西、甘肃等周边多省及河南全境。数百年来,这种古老的技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村民们挑着毛纸走山西、上陕西,转河南,从河南最西北的沁阳一直走到河南的最东北的信阳,沿街叫卖,一路营销,不避寒暑,不辞辛劳。
  
    新中国成立后,各村的捞纸户并入农业合作社,每个村的大队、小队都分别建立有不同规模的捞纸作坊。20世纪80年代现代造纸技术没有普及前,上述村庄90%以上的家庭仍从事该项生产,是村民们谋生和生产队副业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
  
    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机械造纸取代了手工造纸,这门手艺才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目前,沁阳当地熟悉捞纸工艺的人已屈指可数。
  
    古老技艺,积淀着深厚传统文化
  

    村里78岁的吕学周告诉我们:捞毛纸是用麦秸秆、水草、枸树皮、废纸等作为原材料,经过蒸煮、碾磨、撞穰等十几道工序的处理,生产出麻头纸(草宣纸)、黄毛纸和黑纸。
  
    “麦秸是捞纸的主要原料。”对捞毛纸工艺情有独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捞毛纸研究的高俊强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捞毛纸的制做过程:首先把生石灰在灰池里用水化开,变成熟石灰,再把石渣捞净,叫做“淋灰”,然后将麦秸放进淋过的灰水里浸泡,目的是将麦秸腐蚀变软。灰池是用石头砌成的,大约1.5米宽、2米长、2米深。麦秸泡过灰水后,捞出来就该上锅蒸了。
  
    蒸锅是直径为1.6米的大铁锅,注入清水,锅沿上棚木棍,木棍上垛麦秸,通常垛有3米高,圆形,周围用泥巴糊严,以防漏气。锅底烧煤或碳,大至烧到第六天,才可以出锅。在蒸料过程中,一方面用扎锅枪在麦秸垛上扎孔,以便透气,只有这样,才能使蒸汽串匀、蒸透;另一方面不断地往锅里续水,以免把锅蒸干。
  
    剥去封泥,出锅的麦秸就变成了又软又糟的熟麦秸,然后倒进用柳条围成的灰池里淘洗。柳条编成长方形,折成弧状靠河边扎下,围成半圆,大约1米宽、2米长。水是流动的,不断用铁杈搅动,灰就随水流走了,剩下干净的熟麦秸。
  
    下一步是击碾。人们将熟麦秸均匀地铺在石磨上,牲口拉着石碾转圈,人不断地用木锨铺匀,大约两三个小时,粗穰已被碾碎,变成纸浆。下一道工序就是撞穰。
  
    撞袋是用粗布缝制的,口径约50公分,长约2米,撞杆长约2~3米,顶端安一个木制的椭圆形骨朵,将适量细穰和骨朵头放入撞袋内,扎紧袋口,放进河水里撞击。河沿用石块砌成平台,与水面相距1尺左右,人站在平台上撞穰,每撞一下,挑一下骨朵,使袋内充满空气,以便顺利抽回撞头再撞第二次。大约撞够200来下,才能把灰清洗干净。有经验的人仅凭声音就能判断穰是否撞净,声音沉闷,证明还不到火候,声音清脆就可以了。
  
    撞好以后取出骨朵,放在平台上轧干,挤出撞袋里的水,制成穰绐,放进陷池。陷池是用四块石板在地坑中扣成的储桨池,四方形,长宽深约1.5米。陷池一侧再挖一个浅坑,叫“陷坑”,人站在里面,陷池口沿正好齐腰,便于操作。在陷池里注满清水,将穰绐在陷池里反复搅动,充分散开,经过放置、沉淀、就可以捞纸了。
  
    捞纸时,双手托住竹帘(下有托架)在陷池里挖一下、铲一下,让悬浮的细穰均匀地着落在竹帘上。竹帘从水中捞出反扣在趴台上,趴台里侧用芦苇定有标杆,称“苇志”。将里侧的帘杆轻轻压一下再慢慢掀起,纸张就留在了趴台上。根据纸张的不同规格,一帘能出2~4张纸,每两张纸中间用界布分开,由于界布不沾穰,所以能起到分割的作用。每捞够200帘左右就用木板压住进行挤压使纸张脱水,叫做“压坯”。这一切都在趴台上完成。捞纸是个苦活,不仅来回弯腰,还要将手长时间泡在水里,到了冬天,陷池里水很凉,捞上一、二帘,就得在热水里暖一下手。因此,常常在陷坑边生个小锅头,上边放个锅,里面放水,一边生火,以备暖手。即使这样,捞纸人的手都十分粗糙。
  
    毛纸的规格通常有8寸、9寸、1.05尺、1.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2012年09月07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