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蔡东旭之前,记者先欣赏了他制作的钧瓷茶壶。
那是在今年夏末,一位朋友约我到他家看一把他新近收藏的钧瓷壶。这把壶有常见的苹果大小,但要扁平一些,弧线优美,壶嘴、壶把儿与壶体的比例恰到好处。月白釉玉质莹润,壶体中部用跳刀技术过度,使器物显得灵动而雅致。壶盖与壶体浑然一体,几乎看不到缝隙。把壶翻过来看,壶底部工艺也十分精细,并有手刻的“东旭”两个字。从总体上看,这把壶型雅、釉润、精致、耐看、实用。朋友赞同我的看法。
神垕镇制作钧瓷壶的高手记者倒也认识几位,但对这位“东旭”没印象。朋友介绍说此壶的制作者叫蔡东旭,今年35岁,是一位年轻有潜质的陶瓷艺术家,有机会应该采访他一下。上周五,在朋友的陪同下,记者一行驱车前往神垕镇,采访了蔡东旭。
东旭钧窑位于镇区东北部的路口,我们到来时蔡东旭早已在路边等候。东旭个子大约有1.68米,胖瘦适中,皮肤微黑,戴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十分干练。蔡东旭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院内。院子坐北朝南,堆满了盖房用的石头、砖、沙、水泥等,西屋是4间简易平房,北边的两间是作坊和窑炉。东旭说他用的是液化气窑,0.5立方米。其余的地方则摆满了待烧的壶、杯子,还有少量的钵、洗、盘等素坯,成品很少。
“我现在做的大多是订单,一出窑合格的就发走了,有问题的砸掉,所以存货不多。”蔡东旭介绍说。南边的两间房子则是展厅和寝室。展厅不大,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钧瓷壶,五光十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墙角有5箱装好的货物,收货地是北京。
坐在西屋门口,晒着金秋的阳光,喝着山泉水泡的乌龙茶,蔡东旭谈起了自己的简历。蔡东旭出生在钧瓷世家。这一点儿也不夸张,他的爷爷、姥爷、爸爸、妈妈、舅舅都是原国营瓷厂的工人,他的家就在厂里。打从记事儿起,东旭就在厂里跑着玩儿,窜车间,钻仓库,爬展厅,当时还碰碎不少钧瓷成品,为此受到爸妈不少的打骂。那时,他听到最多的是拉坯、上釉、装窑、出窑,在潜移默化中,蔡东旭开始喜欢钧瓷,而且是打心底里喜欢。高中毕业那年,他毫不犹豫地到舅舅文国政的文公窑当起了学徒,从做钧瓷的最基础技术学起,一干就是5年多。舅舅文国政看他是做钧瓷的料,就推荐他参加了河南省陶玻协会和景德镇陶瓷学院联合举办的高级进修班。经过2年多的学习,蔡东旭学到了做钧瓷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了解了现代陶瓷的发展状况,开阔了眼界。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蔡东旭辗转几个窑口打工,一边积蓄创业的资金,一边向大师们学习,积累自己的制瓷经验。谈到这里,蔡东旭感慨地说:“2002年至2003年,我在(刘)福安叔的窑上打工,从福安叔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制瓷。那时福安叔对我们做的每一件坯都要检查,发现问题,他会苦口婆心地教我们改正,然后,再经他一修,就格外好看。每一次装窑,他都一件件过目,出窑时再一件件检查,看问题出在哪里,稍微有些瑕疵的钧瓷都要砸掉。他那时常说:‘自己做的钧瓷自己都不喜欢,咋能让别人喜欢?’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中。直到现在,我做的每件钧瓷,从素坯到成品我都反复查看,仔细和其他大师的同类作品比较,找出不足,及时修改,自己不喜欢的坚决不做。”
2008年秋,蔡东旭终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东旭钧窑。尽管窑炉只有0.5立方米,尽管作坊只有一间多,但蔡东旭做得踏实,做得用心。尤其是他做的钧瓷壶,一亮相就受到业界的好评和市场的青睐。
“你为何选择用钧瓷壶做突破口呢?”记者问蔡东旭。
“这几年钧瓷壶制作刚刚起步,并受到藏家和市场的青睐,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工艺的上升空间更大。我的窑口小,资金有限,我不想做一屋子的瓶瓶罐罐摆在那里卖不出去。如果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钧瓷壶做好了,有了资金和经验,我再做大的器物。”蔡东旭胸有成竹地说。
建窑伊始,蔡东旭就坚持亲手拉坯、修坯、素烧、上釉,妻子帮工,每一窑产品的好坏都记录在本子上,不断总结,及时改进,这使他少走了不少弯路。
蔡东旭说:“钧瓷也是有生命的。在创作钧瓷的时候,你如果不用心去做,你就不会有回报,这是我从失败中得到的经验。那是在2009年年末的一段时期,心想自己做的钧瓷壶销路不错,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就有些松劲。但我很快发现只要换一批泥,烧出的壶盖就出问题,不是盖不上,就是太小乱晃荡。我做的钧瓷壶有一个特点,就是烧出的壶盖不用打磨,直接就可盖在壶体上,而且密闭性好,浑然一体,这也算我的一个创新。要达到这个标准,每一批泥都要反复试验其收缩性,记录壶盖、壶体的收缩值,然后在制坯时严格依照标准进行,大1毫米、小1毫米都不行。也就是说,做每一件钧瓷壶都要用心去做,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差错,要尊重作品,认真对待,才能有所收获。”
这时,同行的朋友插话说:“现在市场上的钧瓷壶无论是釉色还是工艺都不错,但是,有些窑口为了使壶的密闭性好,就采取打磨的方法,对壶盖或壶口进行打磨,这样虽然增强了密闭性,但破坏了壶体的整体性,严格地说是一件次品。蔡东旭做的钧瓷壶则从不用打磨,工艺精湛,堪称制作钧瓷壶的一个绝技。”
说话间,蔡东旭从展厅里拿出一把壶递给朋友看。“你怎么把壶把儿安反了?”朋友笑他。
蔡东旭笑笑不语,将壶倒满水,递给记者说:“你拿拿看。”
记者接过壶,用右手一拿,猛然感觉很轻,拿着很舒服,而且只用食指和中指就可把壶端起,还可稳稳地往杯里倒水。
蔡东旭高兴地说:“多年来人们习惯在壶把儿的上端凸出一点,以便大拇指按在上面不打滑。一天,我突发奇想,把壶把儿反过来安。这样做似乎大逆不道,结果发现用起来特别省力。于是,我就做了一批这样的壶,客户反映还不错,这也算是给器物赋予了人性化吧!”
看来蔡东旭做钧瓷的确不少用心。
趁大家聊得高兴,蔡东旭的妻子拿过来一件刚出窑的钵请大家指正。器物里蓝外红,造型端庄、大气,釉色玉润,釉画绚丽多姿,工艺讲究,算得上一件钧瓷珍品。这时,我突然有个发现,除了钧瓷壶外,蔡东旭做的其他钧瓷大多是传统的钵、洗、盘、瓶等造型。
“为什么只做这些传统造型的作品?”记者问蔡东旭。
“众所周知,型是钧瓷的骨,釉不但是钧瓷的魂,更是钧瓷特色的体现。这几年我一直做传统的器型,一边做,一边揣摩,激发自己创作的灵感。尽管现在的造型和釉品在创新和发展,但从整体上看,现代钧瓷达不到古钧特有的端庄、高雅、大气及玉润的神韵。我认为主要是现在钧瓷的造型太复杂,任意增加耳饰,过分追求工艺,不利于钧釉的流动和展示。造型是为釉色服务的,只要造型有很好的平面让釉色流动和展现,通过窑变,就会出现绚丽的釉画。钧瓷挂盘《寒鸦归林》一直是钧瓷釉画的经典作品,如果没有盘子的平面,就不会有《寒鸦归林》。因此,我在做壶或做更小的杯子时,都要给钧釉留下流动和展示的空间。”蔡东旭说这番话时表情十分认真。
蔡东旭建窑即将满4年,据他妻子翟彩虹说,这几年大多时间他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用心做钧瓷。其间,他仅参加过3次展评活动,幸运的是都拿了奖,作品《渴望》、《盼》、《升腾》分别在杭州博览会、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深圳文博会上获得银奖。提起这些,蔡东旭说:“这里有幸运的成分,但也是对我这几年用心做钧瓷的回报。今后,我还要用心做钧瓷,我相信付出终有回报。”作者:吕超峰 通讯员 许辉 文/图【原标题:钧瓷要用心去做——河南省青年陶瓷艺术家蔡东旭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