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钧瓷珍品情寄美好祝愿

2013/7/18 16:07:25 点击数: 【字体:

    明天,2012年3月17日,将是《许昌日报·社会晨刊》创刊十周年的纪念日。虽然《许昌日报·社会晨刊》仅仅创办两年便更名为《许昌晨报》,但对晨报人来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十年艰辛,十年风雨,十年发展。今天,《许昌晨报》已经褪去昔日的青涩,成为一份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和欢迎的都市报,飞入了许昌百姓家。

  陶瓷大师精心烧制钧瓷纪念珍品

  晨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离不开许许多多各方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在《许昌日报·社会晨刊》创刊十周年之际,著名钧瓷大师张金伟专门精心创作,烧制出了一批钧瓷纪念作品,以表达对这份报纸未来成长发展的美好祝愿和期许。

  张金伟先生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所长、钧官窑址博物馆馆长。作为一名多年来始终关心晨报成长的“热心读者”,张大师特意为晨报生日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历时月余烧制出的晨报十周年钧瓷纪念作品。如何能以钧瓷为媒,浓缩晨报十年发展历程?张大师用心反复琢磨,最终从手中的报纸上寻得灵感。

  纪念珍品以晨报发展为设计主题

  从作品造型上看,两份卷筒形状的报纸一高一低并排而立,一份代表《许昌晨报》的前身《许昌日报·社会晨刊》,一份代表现在成熟壮大的《许昌晨报》。10年前的3月17日,许昌日报社为适应报业发展的需要,创办了《许昌日报·社会晨刊》。作为许昌历史上第一份都市类报纸,它凝结着许昌报人太多的希冀。2004年3月1日,许昌日报社在《许昌日报·社会晨刊》的基础上,创办了《许昌晨报》。《许昌晨报》能有今天的发展和成绩,与《许昌日报·社会晨刊》奠定的基础密不可分。《许昌晨报》之所以叫晨报,是当时的市委书记刘春良亲自定名。他说,《许昌日报·社会晨刊》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读者也非常认可,就叫晨报吧。晨是一天的开始,旭日东升,希望晨报永远充满朝气,充满阳光。张金伟大师创作的这一钧瓷纪念作品,通过外在器型的高低变化,巧妙地展示了《许昌晨报》十年发展的轨迹和其蓬勃向上的朝气。

  在细节技术处理上,该作品也融入了许多美学的表达元素。“30∶17”的高低比例关系,既显得错落有致,又与传统的“黄金分割”暗合,同时具有“3月17日”这一纪念日的特殊寓意。一高一低两份并肩而立的“报纸”虽然型制相同,但主视面又有线条和轮廓的变化,使之既不简单重复又不呆板。象征今日《许昌晨报》的卷筒造型,被一条凌空而起的巨龙依附缠绕,首尾相映,呼之欲出。张金伟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今年亦是龙年,选用龙这一概念,不仅取其吉祥之意,而且期望《许昌晨报》在未来继续保持龙腾虎跃、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拥有一个光明而美好的远景。

  纪念珍品赢得专家肯定

  市美协主席、许昌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王雨说,张金伟大师精心烧制的这件作品,生动展现了《许昌晨报》由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腾飞的巨龙更是凝聚了大师期望这份报纸更加蒸蒸日上的美好祝愿,匠心独运,打动人心。

  河南油画艺术委员会理事、许昌市美协副主席龚立新评价说,张大师的这一作品寓意深远,造型巧妙,动静相宜,简洁大气,腾空而起的巨龙传递着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看后给人以鼓舞,这件特殊的作品是祝贺晨报生日的珍贵礼物。

  艺术造诣颇高的张金伟大师

  作为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所长,张金伟长期致力于钧瓷传统工艺的挖掘整理、现代钧瓷艺术品的创作和钧瓷文化的研究,获得钧瓷外观设计专利15项。2006年,他出版了钧瓷研究专著《钧台窑的发现与探索》;2007年,他组织编写了《钧瓷研究》杂志并任主编;2010年,他与人合作出版了《中国历代钧瓷釉色》。

  张金伟大师设计创作的钧瓷作品造型端庄典雅、线条流畅、饱满大气,釉色自然、质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2006年,他的作品《双凤广口瓶》在新加坡世界华人艺术精品系列展中被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授予“金奖”;2007年,其作品《无语 罐》在第十二届中南星设计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2008年,其作品《无语 太极》在第四十三届国际陶艺大会作品展中获得优秀奖。作者:黄双燕【原标题:钧瓷珍品情寄美好祝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2-3-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