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窑变”可控是骗人

2013/7/18 11:25:20 点击数: 【字体:

“窑变”可控是骗人

“窑变”可控是骗人

“窑变”可控是骗人

“窑变”可控是骗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称重振钧瓷辉煌:

    中国传统五大名窑之钧窑

    在陶瓷大家庭中,钧瓷是最为奇幻的一员。它既有月白、天青之恬淡,又有红如鸡血、紫如茄皮、蓝如大海之艳丽,而星辰满天、夜幕焰火、紫翠生烟、江南杏林、荷塘鱼戏、夕阳关山等鬼斧神工般的“窑变”,更是令世人迷惑和沉醉千年。

    这“神鬼莫测”的窑变之谜在今时当下是否已被解开?今天的能工巧匠,又将如何借神秘的天地之大手,书写钧瓷崭新的风采?苗氏钧瓷掌门人苗长强,正以他的实践和探索,给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文、图 记者金叶

    小窑炉圆了童年梦

    苗长强和钧瓷结缘,和父亲苗锡锦的影响分不开。

    苗锡锦老先生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五大名窑第一部志书——《钧瓷志》主编,著名钧瓷专家。苗长强小时候,父亲在当地的瓷厂工作,经常会将一些烧坏了的残次品带回家把玩,而这些“物什”就成为年幼的苗长强眼中最神秘的事物。“我还记得,曾经有一个大火蓝的瓷罐摆放在院子里。有一天下雪,皑皑白雪覆盖在蓝如天的瓷罐之上,让我呆呆地不知看了多久……”

    带着发自内心的喜爱,从神垕高中毕业之后,苗长强顺理成章地走进新华陶瓷厂工作。当时,钧瓷的技艺并没有全面恢复。虽然也能做出五彩缤纷的“钧瓷”,但这些色彩并非“窑变”而成,而是靠在釉料中加入工业颜料,“照猫画虎”般,尽可能“还原”宋人营造的完美境界。苗长强对此并不满意,他清楚这并不是真正的钧瓷。为了做研究,他自己在厂里动手建了一座一次只能烧成一件作品的炉钧窑。“不需要很大的成本,随便用砖垒成做饭煤火大小,耐火泥一糊就可以了。燃料是从厂里煤渣堆里捡来的炭,而鼓风设备就是自己木制的风箱。这种原始的做法,反而会产生相当不错的窑变效果。”经过长达六年的反复实践,苗长强对钧瓷的胎质和釉质都做出了很大改进,不仅成功地“窑变”出宋朝的天青釉和月白釉,还烧制出了极其难得的葡萄紫和茄皮紫。儿时的“钧瓷之梦”,在这座简陋的小窑炉里美梦成真。

    钧瓷“窑变”是“神鬼之作”

    钧瓷入窑的时候,本是一体素净。出窑时却能呈现出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图案,是谓“窑变”。

    神垕这个地方,自古出产孔雀石,孔雀石含有大量的铜。古时当地的工匠,或许出于偶然和无心,将这种原料作为呈色剂使用在釉料之中,居然产生了非常奇特的效果:和其他青瓷通常采用的铁呈色剂相比,铜是一个更不稳定的元素:遇氧化,会形成青色或者绿色以至无色,遇还原,则会呈现深浅程度不一的红色、紫色甚至黑色。烧成温度的高低、胎釉料不同的配比、炉内不同的气氛、风的方向和大小,甚至是烧窑者动作轻重缓急,都会影响到铜元素氧化还原的状态,从而使瓷器的外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姿态。

    苗长强告诉记者,尽管现在已经是21世纪,各大名窑早已普遍采用液化气、天然气烧窑的方式,可对于钧瓷来说,要想追求神奇的“窑变”效果,还得效仿老祖宗的方法,用柴或者煤来烧才行。

    “气窑的温度升得快,且温度和气氛又比较均匀,烧制出来的钧瓷,单一性的可能比较大。而煤窑,燃料的成分比较复杂,燃烧过程中釉料会产生更加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营造出五彩斑斓的釉色,这是其他更‘先进’的窑炉替代不了的。”

    用千年前的老方法,烧制过程就变得极其费力。“有时候,你又得保证窑内温度继续升高,又得保证足够的一氧化碳的供给。这基本上是矛盾的工作,得靠烧窑师傅的精心控制才能兼顾。有时候,火池里还会透窟窿,冷空气会进入,但有时候,这又不是坏事,因为如果进入的空气在某个地方造成氧化,反而会带来一些精彩的‘窑变’效果……”

    收藏家马未都曾指出,钧窑的“窑变”发展到后期,已是一件“可控”的事情,因为很多看上去充满意境的钧瓷作品分明能够看到窑工的“笔触”。对此观点,苗长强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有人在搞‘定做’窑变,但出来的效果和真实的窑变完全不是一回事。充满人工气息,和自然窑变的行云流水有很大区别。具体说,‘定做’窑变是陶瓷器的一种装饰办法,如景德镇的釉里红,用着色剂氧化铜在坯体上作画。但真正的窑变是把含有着色剂氧化铜的矿物原料直接加入釉中,靠烧成而产生的自然效果,那些富有意境的窑变画面,如“三潭印月”、“星辰满天”、“紫翠生烟”等都是如此这般浑然天成,具有极大魅力,可让画家为之笔拙、诗人为之词穷。

    寻找传世钧瓷原料 重振当代钧瓷辉煌

    苗长强当下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创作出更加完美的釉色,为千变万化的窑变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归根到底,钧瓷的灵魂是釉色和窑变,造型当然也很重要,但它是为前者服务的。”

    尽管科技昌明,当代钧瓷的技艺有显著提高,釉色更加丰富纯净,胎质也更加细致了,但和传世的官钧瓷相比,在某些釉色的呈现上,当代钧瓷总显得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苗长强说,主要原因是,当年宋人究竟用什么原料制钧瓷,一直是个谜。苗锡锦更是认为,这是直接导致“当代钧瓷和传世钧瓷无法同日而语”的重要原因。

    有些创作者,选择了一条更为省事的“捷径”:用加工业颜料的方式,来仿制传世钧瓷,再配合炫目的、或者也是人为渲染出来的“窑变”,倒也能迎合市场的需要,获利颇丰。但苗锡锦并不认同这种行为。几十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寻找。最近,他终于在禹州钧台窑遗址附近找到了蕴藏着奇异能量、源于宋朝的瓷土原料。钧台窑是传世钧瓷的出产地,而苗长强的试验则证明,用那里的原料,完全可以烧制出“更沉稳,更莹润,更有魅力”的当代钧瓷!

    然而,这种原料的“弊端”是不太好烧,烧成工艺也不是很容易掌握,所以目前仍在试验阶段。但苗氏父子深信,如果脚踏实地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重振钧瓷的往日辉煌就不是不可能。

    踏踏实实地回归传统,然后再寻求超越,或许才是当代钧瓷寻求突破的“不二法门”。苗长强告诉记者,目前他的作品的最高纪录是五十万元的双龙瓶。但他认为这个价位并不能反映出钧瓷真正的价值。“窑变无双的钧瓷,每一件都是旷世孤品。如果能在工艺上做到更加精益求精,我相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2012年07月29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