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柴火的老太太”、“对酒畅饮的哥儿俩”、“晒太阳的吸烟老汉”……环顾刘永占的工作室,一幅幅活灵活现的民俗风景画在眼前展开,件件泥塑作品生动逼真、双目传神、眉须欲动,令人叹为观止。
访名师博采众长
47岁的刘永占出生在登封市东金店乡邓堂村。他告诉记者:自小家穷,喜欢绘画和泥塑。因为父亲始终认为“泥塑没有出息”,17岁的刘永占初中毕业后,没有征得父亲同意,先是偷偷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习,后又四处寻找“泥人刘”传人,多方学艺,踏上了泥塑艺术之路。随着“泥人刘”声名渐起,刘永占参加了很多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吸收各地艺术特色,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反映嵩山文化背景下乡土人情的泥塑作品。在2008年亚洲艺术节上,刘永占创作的泥塑人物捧走了一等奖。
老外爱上“泥人刘”
这几天,刘永占把工作室摆到了少林景区,前日,5位来自俄罗斯的游客围着刘永占展示的作品看了又看,啧啧称奇。见刘永占只是展示并不出售自己的作品,他们只好给每件泥塑拍了照片,恋恋不舍地离开,可是没走几步,又忍不住回来,指着“登封烧饼”泥塑让导游跟刘永占商量,愿意出1万元钱收藏。刘永占摇了摇头,见“老外”们很是失望,刘永占通过导游告诉他们,可以给他们每人现场捏个人像。闻听此言,“老外”们欣喜不已,争先恐后地坐到凳子上,等待捏像。其中一个青年告诉刘永占,他叫穆达叶夫斯基,第一次见到泥塑这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非常喜欢,他想将这种艺术品带回家,给自己的儿子看看。
后继乏人实堪忧
嵩山泥塑在汉代已经是重要的艺术品种,至今仍然流传不衰。“泥人刘”创始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深受百姓喜爱。“泥人刘”的创始人刘文宗自幼家境贫困,出外逃荒。他喜爱艺术,常以泥土为原料为百姓塑泥像,并以此谋生,后传于其子刘章,将“泥人刘”技艺内涵逐渐扩展,不但为百姓捏泥像,还为寺庙塑像,一时名声大振,使“泥人刘”走向繁荣。但因种种原因,“泥人刘”现在已逐渐走向衰退。如今,刘永占重兴祖艺,潜心钻研,技艺精湛,已有嵩山“泥人刘”之称誉。
登封文化馆馆长杨洪智介绍说,“泥人刘”把中国的绘画与实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艺术的魅力,是嵩山地区民间技艺的精粹。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各类玩物雕塑品挤占了“泥人”市场,人们对“泥人刘”认识的匮乏,也使得很少有人涉足此行,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目前面临失传的危险,嵩山泥塑的成长空间堪忧。
对此,刘永占也不无忧虑。他告诉记者,为了使“泥人刘”发扬光大,他近年也陆续收了一些徒弟。一开始他们还有些新鲜感,但时间长了,不是因为感觉泥塑枯燥,便是嫌这门手艺不挣钱,陆续都走了。现在唯有他的儿子在校学习美术,有望承继“泥人刘” 。
即便如此,刘永占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我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也期待着社会各界对这门艺术的关心支持。我相信,嵩山泥塑能够代代传下去!”【原标题:亦喜亦忧“泥人刘” 后继乏人实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