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坚守传统 超越自我——访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宗贤(2)

2012/7/30 17:29:02 点击数: 【字体:


可爱的爱心大师
      
    我们的访谈继续着,气氛越来越轻松。
      
    苗大师很健谈,总能从容不迫地对答如流,这种场合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我忽然想起一个平时人们很少涉及到的话题,笑着问道:“听说您年轻时还是个很活跃的文艺青年,给我们讲讲?”     
      
    苗大师腼腆地“呵呵”笑了几声,自豪地说道:“那都是年轻时候的事情了。    
      
    你们也许不知道,我进钧瓷厂上班并不是因为钧瓷做得好,而是因为我是一个很活跃的文艺青年,从小就喜欢吹拉弹唱,不但会拉大提琴、月琴,还会表演。高中毕业后,我被当时有名的东风工艺美术厂宣传队给吸纳了进去,成为了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台柱子,经常代表当时的许昌地区到省里参加会演。     
      
    那时上午上班,下午和晚上排练节目。我还考过仪仗兵,和我一起报考的其他人都被录取走了,就我一个人在体检的时候因为牙不齐,没走成。     
      
    直到几年后,文艺热降温了,我才开始踏踏实实地干活,而且几乎钧瓷厂的啥工种都干过了。尽管家族里的人制瓷技艺都很高,甚至是厂里的技术尖子,可手拉坯对我来说却是个相对的弱项。”     
       
    说到这里,苗大师有了些许的遗憾。     
      
    而我却似乎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苗大师那么钟情于传统的煤烧钧瓷,他的作品又为什么会让众多的收藏家趋之若鹜,喜爱有加了。那是因为他骨子里流淌着的是一股艺术家的血液,他看待事物的眼光都是拿艺术的尺度去衡量的,煤烧钧瓷的绝美窑变,让他强烈地感受到了他向往和追求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也自然地会揉进诸多艺术的因素,进而让大家欣赏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有人说:“欣赏钧瓷,三个月不知肉味。”     
      
    大概使然!     
      
    如果他考上了仪仗兵,我们可能多了一位远在天边的军人,但却从此失去了这个近在眼前的钧瓷大师;如果他没有了做文艺青年的那段经历,苦练成了手拉坯的高手,那么他的作品是否会多了一份外在的形体美,可再也没有了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和品味的无尽内涵和窑变意境?。。。。。。      
      
    看我在发呆,苗大师用手背在我的手上碰了一下,我竟然感到像针扎一样地疼了,他那看似白皙,原本一双演奏乐器的灵巧细腻之手,现在已是老茧纵横,糙如钢刷了。     
      
    苗大师接着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捐赠了价值1.8万元的钧瓷作品,被慈善爱心活动评委会评为 ‘爱心大师’;2010年7月,国际天使艺术节在中国大连举办,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在国际上展示钧瓷的平台,也因为我也曾是一个文艺青年的缘故,于是就给大会捐赠了价值15万元的钧瓷作为奖品发放,取得了很好的宣传钧瓷的效果;2011年11月,我又随河南省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团到韩国木浦市进行钧瓷文化交流,钧瓷的窑变效果让韩国人觉得不可思议,都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瓷器,釉色真美!其中的一件《荷口玉壶春》被木浦市生活博物馆收藏。”      
      
    望着眼前这位可爱的“爱心大师”,听他讲述着辛酸的过去和努力的现在,我似乎看到了未来,一扇通向更大成功的大门正在向他缓缓敞开。。。。。。    
      
    神垕的美丽大山孕育了钧瓷,勤劳的神垕人民创造了钧瓷,钧瓷也成就了神垕,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神垕人。      
      
    这,就是回报,有播种就会有收获。     
      
    也许神垕人生来就是烧钧瓷的命,因为不管你以前选择哪条路去走,最终都走不出神垕,都会回归到和钧瓷有关的路上,或者正在往钧瓷的路上前行。     
      
    这,就是宿命,由不得一点儿的抗争。     
      
    苗宗贤大师是神垕人,他也没能挣脱这个宿命的禁锢,可他却超越了自我,给自己焕发了崭新的生命,也给钧瓷开拓了一片美好的前景。     
      
    这既是天意,也是个人的造化。     
      
    此消彼长,绝对公平。【原标题:坚守传统 超越自我  ——访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宗贤】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省工商联网 2012-2-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