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许昌

文化遗产:一座城市的记忆

2013/12/23 16:38:31 点击数: 【字体:


    6月9日,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

  作为中华文明版图中的大城市,许昌城市底蕴深厚,现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同时,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钧瓷烧制技艺、禹州药会和越调分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说,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宗留给我们的特殊记忆,那么,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历程,文化遗产更成为民族文化历经风雨洗礼的见证。在建设文化强市的号角声中,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不仅关系着我们对精神家园的守护,也将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特质的彰显。

  6月5日,在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对我市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了采访,同时请有关专家就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传承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状:文物资源灿若明珠, 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6月5日,风轻云淡,记者走进位于市区八一路与魏文路交叉口的董妃苑。

  夏日的董妃苑很安静,树木郁郁葱葱,小路蜿蜒曲折,由于时值正午,游人很少,更添几分静谧。在董妃墓上,构树婆娑摇曳,与坟墓周边的汉白玉栏杆相映成趣,更是让人感觉到一份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随行的市文新局副调研员毛德新告诉记者,在2005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不仅董妃墓的周遭环境显得破败不堪,而且董妃墓的水土流失也非常严重,濒临湮灭。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委、市政府不仅对墓冢进行了有效修缮,而且依托此墓建成了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董妃苑,成为我市一处新的人文景观。

  可以说,董妃墓的前后变化,正是我市不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许昌历史文化悠久,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境内的远古“许昌人”、早期夏文化世人瞩目,三国文化、钧瓷文化、蜡梅文化积淀深厚,独具特色。

  文化孕育了城市钟灵毓秀的气质,历史积淀了城市丰厚绵延的底蕴。据了解,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许昌的文化遗产可谓星罗棋布、灿若星河。经许昌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3812处,经各级政府核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3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1处。全市已开发利用的古迹有许昌文峰塔、春秋楼、灞陵桥关帝庙、董妃墓、许州府衙等10余处,其中灞陵桥景区、春秋楼景区已成为宣传展示许昌三国曹魏文化的3A级文物景区。

  同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调查后得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钧瓷烧制技艺、禹州药会、越调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项,大禹神话传说、葛天氏传说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5项,吴道子传说、杜寨书会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1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4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覆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各大门类,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显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对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和申报,目前全市的文物资源都已完成了基础保护工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现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8家,馆藏文物10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000多件。”毛德新介绍,“我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之多、门类之全、品位之高在全省名列前茅。”

  隐忧: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非遗传承依然任重道远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得益于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高度关注,文化发展迎来了良好机遇期,但是相较于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如何保护好文化遗产并将之发扬光大,仍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个艰巨课题。

  “文物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谈及文物保护的难题,市文新局文保科科长李彩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各级文物的修缮和维护,都需要大笔资金。虽然我市早已明确要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时至今日,我市还有部分县(市)没有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致使一些濒危古建筑得不到及时维修,面临坍塌。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文物安防意识缺乏,甚至有的省级保护文物因缺少看护费而无人看护,处境令人忧虑。

  对于文物保护,毛德新表达了同样的忧虑。他表示,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和部门文物保护观念淡薄,致使建设性破坏文物事件时有发生。“文物保护并不能带来经济繁荣和发展,对地方经济建设没有多大作用”的偏见和认识还存在。“同时,在自身队伍建设中,文物保护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也是制约文物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样具有见证历史和承载文化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发展工作上,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市群艺馆副馆长蔡伟京说,当前我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习俗面临灭绝危险,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处于关键阶段。

  6月6日,在陈氏皮影传承人陈志国的家中,陈志国正在一张驴皮上雕刻图案,精心准备着即将赴鄢陵的演出。从艺50多年来,陈志国见证了皮影艺术的兴衰。说起当年的盛况,他难掩兴奋:“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一个班子有十几人,在我的手上舞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有英雄好汉,也有乡野村夫,我们一到村里演出,老百姓像过年似的,十天八天都不让走。”

  但是,让他最伤心的是,他无力阻止皮影艺术的衰落。“如今,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看戏的大多是老人、孩子,且看的人越来越少了,对这个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陈志国告诉记者,他一直想成立一个皮影小剧团,但到现在为止,他只找到了两个徒弟,并且年龄最小的都50多岁了。“不挣钱,大家都不愿意学。现在发展情况好点儿,也有演出,但是没人演不了,只能演《三打白骨精》这样的简单戏。”陈志国说。

  像陈氏皮影这样处境尴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蔡伟京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能、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是我市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财富,大多依靠口传心授,一旦传承人老去,如果后继乏人,就是代表着它的消失。

  一段戏曲、一场表演、一种手艺、一个节庆、一类民俗、一处建筑……它们见证的,是厚重的历史;述说的,是鲜活的文化。林林总总的文化遗产,需要的是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展望:多种途径保护利用, 让文化遗产助力城市发展

  作为许昌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许昌博物馆新馆自建成开放以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漫步其中,琳琅满目的藏品带你走进许昌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在光影交错的“许昌人”展厅,市民可以穿越历史感受远古的炊烟烽火;在动态版《八十七神仙卷》面前,你可以领略画圣吴道子笔下的旖旎故事;而在古老的碑石前,你可以用墨汁拓出一片文化的丹青……历史文化的展示陈列,正在创造性地演绎着现代人的时尚生活。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是为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资源效用,推进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确保成果惠及民众。”毛德新告诉记者,在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中,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与传承的基础,还是它的内核。如走进博物馆,作为历史智慧的聚集地,馆藏文物不仅“书写”着当年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它们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都是今天我们所独有的财富,是我们的文化血脉,陶冶着现代人的情操。可以说,许昌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是我市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的一个最好注脚。

  谈及今后我市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毛德新表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政府应承担主导功能,把它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资金到位;应引导社会各界尤其是有条件有资质的团体、企业与个人投身这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文化保护自觉性。

  而那些口传心授、一脉相传的民间绝活儿,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精华。为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据市文新局社会文化与产业科科长安玉龙介绍,近年来,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指导下,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经成立,并公布了许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市级名录体系已经全部建立。我市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工作,目前全市有2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人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忆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汇编》(许昌卷)的编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以后,我市还将继续加大对文化传承人的扶持力度,通过扶持等手段,鼓励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传播,逐步建立文化传承机制。

  文化遗产,让城市的历史以另一种风情走进我们的精神家园,包含了一座城市的价值观念和感情记忆。这些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彰显文化特质的文化资源是我们许昌的骄傲,是提升许昌美誉度、知名度,弘扬许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文化遗产一定会在全社会的共同守护下,焕发出历史上最迷人的光彩。作者:许廷合【原标题:文化遗产:一座城市的记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2-6-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