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因官窑设于禹州城内“古钧台”而得名,发祥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的神垕镇。钧瓷是我国北宋时期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又以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魅力成为诸窑之冠。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夏商时期,神垕镇的工匠就开始生产陶器了。
唐代,工匠们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终于出现了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和流纹,这就是花瓷,也就是陶瓷史学界所说的唐钧。到了北宋,工匠们在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通过还原气氛创烧成功了高温窑变铜红釉。这时的钧瓷,逐渐把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展示出了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和情趣。
北宋末期,钧瓷烧制技艺已经十分精湛,备受宫廷赏识。宋徽宗年间,在阳翟(现在的禹州市)钧台附近设立“官窑”,专为宫廷烧造贡瓷,官窑每年要精选36件上品送入宫廷,其余的全部打碎,并且要将碎片深埋于地下,不允许流入民间。因此,钧窑制品传世极少且身价极高,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北宋末期的钧瓷,已经不再局限于花盆、盘、碗等简单造型了,更多的是为皇宫摆放盆景所用的各类花盆等陈设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祭祀用的樽、炉、鼎等器物;钧瓷釉色出现了玫瑰紫、海棠红、玛瑙红等多变的窑变釉色。这些瑰丽多彩的釉色,更使得钧瓷“似玉非玉胜于玉”的天然韵味大放异彩。
靖康之耻后,随着宋室的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生产也开始萎缩。到了金元时代,神垕民间仍然坚持烧制钧瓷,但是质量已经严重下降。元末明初,因战乱、灾荒和制瓷中心的南移,钧窑生产日渐衰退,钧瓷艺人或逃或亡,烧制技艺也渐渐失传。明朝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圣讳”,被勒令停产。此后300年间,钧瓷生产销声匿迹,直到清朝末年。
清末民族工商业者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和公司,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烧制出了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钧瓷,使得失传已久的钧瓷烧制技艺恢复了生产。不过,由于时局动荡,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钧瓷业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新中国成立后,钧窑工艺重新焕发了青春。
神垕镇周围山岭起伏,群山环抱,环绕四周的诸山上下,蕴涵着丰富的瓷土、釉药、耐火材料和煤资源。钧瓷是世界上唯一的高温变瓷窑,其生产工艺复杂,从选料到烧成有七十二道工序,烧制不易,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先在矿区取宜于钧瓷产生窑变的原材料,经过风化和细磨后,按比例合成为钧瓷泥或釉料。然后,钧瓷匠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通过徒手捏制、用模具拓制或在转动的轮盘上手拉泥坯使其成形。为了加大坯体的强度和增强坯体的吸水性,便于施釉,成型的坯体要先入窑烧一次,即所谓的素烧。素烧成型后,坯体(素胎)就要上釉了。
钧瓷的奇特,关键在于它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在素胎表面或刷或浇或浸或涮上一层以天然矿石及化学元素为原料的釉浆后,就是入窑烧制这道工序了。高温条件下,钧釉以铜、铁为着色剂,釉色与纹路相交叠置,出窑后就能出现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了。
钧瓷胎质精纯、坚实细腻,造型以端庄浑厚、古朴文雅为特色。器皿棱角分明、线条优美、纹饰简练、雕塑别致,传统作品尊、鼎、钵、洗、瓶等陈设品。钧瓷的釉层丰厚莹润,釉色以红紫为基调,釉纹深沉多变,釉面有明快的流动之感,色彩变幻莫测。
随着科技的变化,钧窑烧制有所变化,如1994年后钧窑改柴烧为液化气烧,大大提高了钧窑的成品率;生产流程中的某些环节也加入了机械使用,一方面加速了钧窑的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对钧窑的纯手工工艺造成了威胁。钧瓷技艺急需采取措施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