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王墓
梁孝王王后墓
墓中出土文物
前言
想想,上天真是眷顾商丘,在漫无涯际的大平原上,在豫东商丘永城一个叫芒山的镇子周围,种山的神曾经提一篮山包从天之涯赶地之北,一路飞奔,肚中饥饿,脚下一绊,打了一个趔趄,从篮子里掉出14个山包,美丽的逸落,似7对情侣逃婚。于是,豫东一马平川的原有了山,地母的乳房般高耸。山们有了个共同的名字——芒,不蜿蜒绵亘不足以养下远古的化石,不摩天入云不足以吸引迷恋长生的君王来封山。既是“艹”头下一个“亡”,不如选择另一种存在——埋葬。既然只为埋葬,不如埋一个千年一叹吧。芒长出石头,长出葱茏繁盛的草与树,等待。镐进山了还有凿子,钎进山了还有锤子,还有一群又一群灰头土脸的汉子。叮叮当当叮叮,年复一年,坚实的胸膛被钎锤斩山作廓,一个个伟大恢弘的地下宫殿由此落成。于是芒转入沉寂,像孕上珍珠的蚌,寂寞的孕育,像冬孕育春、女人孕育孩子一样。历史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来了,一个阴沉的上午,芒轰然敞开疲倦的自我,果然,何止一个千年一叹!不说叹为观止的金缕玉衣,不说镏金车马器,不说骑兵俑,只一件《四神云气图》,足以抵得上一个敦煌。刹那间,一个久远的被尘封的汉代,便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是的,这就是汉梁王墓葬。专家称,汉梁王墓葬群中的每一座墓,都是一座宝库!
累汉墓中神奇无比的地藏符号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汉族”、“汉字”、“汉文化”,其历史载体即是统治中国有400年之久的两汉王朝。当强秦迅速覆亡后,中国封建社会各种主要制度的形成、确立和发展就历史地留给了汉王朝。因此,对于认识2000年来的封建社会,没有比了解汉代历史更为重要的了。而对于认识汉王朝的封建体制,没有比了解西汉梁国的历史更为重要的了。
不少汉学专家认为,如果想借助由末溯本的“套路”研究汉王朝,首先应选择西汉梁国。原因之一,西汉王朝规定各诸侯王国“制同京师”,通过研究西汉任何一个诸侯王国的历史,都能够间接了解、认知西汉王朝的发展史,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原因之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梁孝王刘武治下的梁国历史,在西汉诸侯王国中有着相当典型的意义。它立国长久,与西汉王朝相始终;它政治地位特殊,非一般诸侯王国所能比;它经济实力雄厚,为后世遗留下丰富的遗址、遗存。
而目前,要研究西汉梁国的历史,除作为正史的经史典籍外,最直观的依托,当数被考古界撩去层层神秘面纱后的累累芒砀山汉墓群。这些散落在芒砀群山中的宏大、非凡的地藏符号,正是西汉梁国社会、历史的立体再现,无一不鲜活、生动。
在古人眼里,尤其在西汉一代人眼里,人死后是可以升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死是生的继续,“视死如视生”。也许正因为如此,西汉一代,尤其是那些统治阶层,他们对于今生与来世的态度表现得相当达观。所以葬在芒砀山的梁国八代九王,全都把自己的墓葬建造得辉煌气派。
从梁孝王刘武开始,西汉梁王死后全部葬于芒砀山。加上王后、嫔妃和文武大臣,芒砀山该有多少地下宫殿?不知道。只知道现在已查明的汉代梁国王陵21座,目前已发掘7座。
正如专家所言,汉梁王墓葬群中的每一座墓,都是一座宝库!文献《水经注疏》里这样记载:“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建安七子中的陈琳这样写的檄文:“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可见军事家、政治家兼诗人的曹操,曾经做过盗墓贼。他盗的最大的一座墓,就是梁孝王墓。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对汉梁王墓葬群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这个三国时代就被盗过的墓葬群中,仍发掘出了金缕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许多文物价值连城。可以想象,这个巨大的宝藏,对当时缺衣少食的曹操军队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或许是盗墓盗得多了,悟得“厚葬容易招来盗墓者”这个道理,于是曹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统治者。
“芒砀古迹罕见,奇观名扬天下。”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将军观后赞叹不已。
当年参与芒砀山汉墓考古发掘的专家称,像这样(汉梁孝王墓)可永久保存的石结构的汉墓群,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哪怕只留下一个大框架,仍然是很重要的文物,可视为本色的西汉文化的缩影和杰出代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安金槐先生生前曾说,西汉梁孝王墓与陪葬墓、陪葬坑,可称得上是一处西汉王陵博物馆。这对研究西汉王室的陵墓布局、墓室结构,进而研究西汉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哲学、伦理等,都有很高的价值。梁孝王墓及其王后墓所体现的文化思想、形制格局,既是一个强盛的诸侯王国的历史见证,也是汉王朝的文化、哲学、政治意识的缩影。
石破天惊,实至名归。1991年,汉梁王墓葬群中的柿园汉墓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4年,西汉梁孝王陵寝园的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项发掘填补了全国西汉诸侯王陵陵寝遗址的空白。
梁孝王与他墓中不灭的帝王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1000多年前,当大唐那位衣着飘逸、灵魂飞扬的李太白慕名来到汉梁孝王的梁园观光游览时,有“三百里梁园”之称的这处遗园曾经的辉煌与风雅,依然打动了这位“诗仙”,于是客居此地10年,为后人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梁园吟》。
梁孝王刘武是刘邦的嫡孙,汉文帝的小儿子,处在“文景之治”阶段,汉代最富裕的时期,而他又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王爷,生前享尽荣华,死后依然富可敌国。据说曹操盗了他的墓后,所得的宝物够发3年的军饷。
公元前169年,汉文帝接受大臣贾谊的建议,将淮阳王刘武封为梁王,这就是梁孝王。《资治通鉴》载:“(梁孝王)每入朝,上使使持节以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至,宠幸无比,入则侍上同辇,出则同车,射猎上林中。”每次入朝,都与他的哥哥汉景帝同车、同饮、同游猎,那是什么规格?梁孝王刘武过着奢侈豪华的帝王般生活,“以窦太后少子故,有宠,王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赏赐不可胜道,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既富有,又得皇上恩宠,这在西汉诸王中能与刘武相比者没有。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反叛,以“诛晁错,清君侧”之名率军西进。梁孝王死守睢阳,派韩安国、张羽为大将军,抵抗吴楚联军。吴楚联军受到顽强阻击后停步不前。梁国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确实起到了屏障作用,因此梁孝王更受皇上宠爱。这一时期是西汉梁国最强盛的时期。
名噪一时的“三百里梁园”也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平息了七国之乱后,梁孝王自认为抗击吴楚有功,于是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长十里。”在这个广大的东苑中,建有许多宫室。仅在睢阳城中,就建有曜华宫、忘忧馆、吹宫、女郎台、文雅台、凉马台等。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可以和京师的皇宫媲美。天下的文人雅士如齐人邹阳、吴人枚乘、蜀人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都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客。梁园的风雅在当时名冠天下。除李白外,唐代诗人杜甫、高适、王昌龄、李贺,宋代诗人秦观,明代名士王廷相、李梦阳、侯方域等,都曾慕名到梁园怀古。
西汉梁国的富庶和辉煌,从梁孝王陵的建造规格与丰盈的陪葬也能窥得一二。梁孝王墓南北最宽处32.4米,最高处3米,总面积约650平方米,总容积约1367立方米。梁孝王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10余间侧室、耳室、角室和排水系统组成。主室的四周建有回廊,回廊的东端与主室相通。回廊的四角都有耳室,大小一致。回廊内有十字街、饮马泉、黑水河等,在回廊与各室之间穿行很容易迷失方向。据说,曾有人进梁孝王墓后几天走不出墓道。
与其他梁王的墓葬不同,汉梁孝王墓前有庞大的寝园建筑。寝园的基址至今保存完好,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基址由前庭、照壁墙、主殿、配房、天井、寝殿、庖厨等组成。在此建筑基址的外围,是一圈单面出檐的走廊,再外边是一圈寝园围墙。寝园基址均为青石砌成,主殿前后还保留有青石台阶。整个基址范围内遍布着绳纹板瓦、筒瓦的残片和一些卷云纹瓦当。基中部分筒瓦的脊上模印有“孝园”二字,说明这是专为梁孝王寝园建设而烧制的。梁孝王墓是开凿得比较早的大型石崖墓,是按照汉代皇帝的墓葬规格来建造的。按照当时的规矩,只有帝王的陵墓才有资格建寝园。梁孝王墓之所以建有寝园,恰恰暴露了他那个死不泯灭的帝王梦。
“文景之治”时期,汉王朝的国力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但梁孝王的心里却不太痛快。他的哥哥汉景帝亲口许诺给他,王位将由他继承。况且他立下了盖世之功,理应继承王位,统治天下。然而,这却成了他最大的遗憾。生前遗憾身后补,既然在生前无法“圆梦”,梁孝王就打算到另一个世界去完成心愿——建造规模巨大的陵墓,以便死后过过皇帝瘾。如今顺着墓道走下去,你会发现,墓室里,梁孝王塑像静静地立着,一言不发,目光里充满悲怆。
梁孝王刘武无疑是一个悲情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由于他的参与,才有了“文景之治”,但毕竟“文景之治”不是“孝王之治”。他虽然绝顶聪明,但他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不过,正如二月河所言:“梁孝王这人,应该是个气质品位都不错的知识分子贵族。邹衍狱中致梁孝王书——厄难中的读书人,能想到向梁孝王求救,可见他的为人不坏。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他都是个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