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商丘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商丘

搓背村:“搓背”搓出的百万富翁

2012/8/17 11:47:01 点击数: 【字体:

搓背村:“搓背”搓出的百万富翁
 

    【核心提示】
       
    “摸老鳖”,新中国成立前豫东各地对搓背行当的称呼。如今靠着这个行当,一个普通的乡村“搓出”了20多个百万富翁。 
      
    河南省虞城县大杨集镇流传着一个说法:谢店村的村民要是把存款都取出来,镇里信用社非倒闭不行。如今,这里的姑娘出嫁,都要打听一下对方家里有几个“搓背的”,多了才会很乐意地嫁过去。
      
    【第一代】 “开山祖师摸老鳖”,偷偷摸摸半辈子,有吃有喝
      
    车入商丘,奔虞城,过大杨集镇,停在谢店村。
      
    村边,枯黄的秋草护着一个坟墓,里面沉睡着“搓背村”的“开山祖师”李友良。放眼望去,几十栋楼房“鹤立鸡群”。
      
    提起李友良,村里的老会计王战争如数家珍:“他14岁就出去搓背了,不过那个时候搓背是‘下九流’的行当,没人看得起。”
      
    新中国成立前那会儿,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累死累活也填不饱肚子。不想眼睁睁饿死在家里,14岁的李友良就跑了出来,在商丘、周口等地的澡堂干活儿。
      
    端茶倒水、抹桌扫地,虽然做牛做马,可老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发的那点工钱,根本就不够吃饭!   
      
    这时候,李友良把目光盯在搓背师傅身上:他们顿顿都有馒头吃,有时候竟然还能喝点小酒!   
      
    其实搓背师傅也不容易。搓背一次挣两毛钱,交给老板一毛多,剩下几分钱,也就够买几个馒头。虽然如此,在李友良看来却比自己强上百倍,于是开始偷偷学着搓背。出师之后,澡堂老板还把他当学徒看,发的工钱不多,还经常克扣。手艺在身,李友良胆气壮了不少,过一段就辞了工。 
      
    到别的澡堂干活儿,赚的钱虽然不多,李友良倒也满足,但他最怕的是客人没事找茬。当时有钱搓背的,要么是政客官僚,要么是富商大贾,再就是地痞流氓。有些客人虽然骂骂咧咧,但搓完背还给钱。而有些恶汉,搓完了不给钱,还给你一顿拳脚。
      
    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搓背工就给自己的职业起了个名字:摸老鳖的。意思很明白:你打我骂我,我不敢当面反抗,就在背地里说你是老鳖,给你搓背就是摸老鳖。也就在那个时候,李友良学会了搓背的全套活计。
      
    不过,李友良回家却从来不敢说自己是干搓背的,只说是干生意的。家里人问急了,就说是“摸老鳖的”。  
    没过几年,全国解放。打土豪分田地,李友良也回到家乡。作为剥削阶级的腐朽玩意儿,搓背这个行当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渐渐萌动,城里的澡堂子也重新出现搓背工。这个时候,李友良过得并不如意。人多地少,一家人过得紧紧巴巴,李友良想起了自己的搓背手艺。出去,偷偷地出去,李友良重操旧业。
       
     从那以后,王战争看到李友良都是晚上回家。“附近有一个小火车站,他都是掐着点傍黑坐车回来,走路回到家也就天黑了。那时候,大家还是看不起搓背的,他当然不想让人知道”。
      
    李友良每次回来都让邻居们纳闷:“穿得体面,出手大方,跟其他劳力回来就是不一样。”看着李友良家盖起的砖瓦房,大家伙儿都在琢磨着一个话题:李友良到底出去干啥活儿了?
      
    终于,几个老伙计合伙找到他家,还一再保证不跟其他人说。李友良无奈就偷偷告诉他们:“出去‘摸老鳖’,就是搓背去了。”  
      
    “搓背?那可是……”乡亲们话没说出来,可李友良知道啥意思,就接着话茬说:“有点不入流,可就是比种地挣钱。”老伙计们咬咬牙下了决心:“走!只要能挣钱!” 
      
    就这样,每年农闲时他们一块出去搓背,每次打工回家就跟别人说做生意去了,被问急了就说下海摸老鳖了,赚的钱多就说摸着了大老鳖,赚的钱少,就说摸的都是小老鳖。这个时候,“摸老鳖”已经没有骂人的意思,成了一个隐蔽的代称。
      
    再往后,李友良“搓背师爷”的身份渐渐公开,这时,他已经偷偷摸摸干了大半辈子。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