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商丘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商丘

沉淀三百年 民间舞蹈被激活记忆

2013/3/16 10:18:27 点击数: 【字体:

沉淀三百年 民间舞蹈被激活记忆


    【缘起】
    
    商丘市柘城县大仵乡大仵村的民间舞蹈,有7种之多,其最特别的舞蹈当数“鬼会”,也叫“拉秦桧”,有民族的感情在,也有民间的绝活在,使得其350年得以薪火传承。

    □首席记者 李长需/文 记者 吴仲舒/图

    布满灰尘的舞蹈道具

    “吱呀”一声,邻居家厚重的大门被推开。
    
    这是一处废弃的院子,地面上被开成了菜园,种起碧绿的青菜及蒜苗,墙根则布满干枯的杂草;与之“和谐”的则是堂屋的东半部,椽飞瓦陷,塌落得只剩斑驳的土 坯墙。“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王向东边解释边推开还算完整的西屋的门,迎面而来的是屋内的杂乱无章,木头、杂物,各色用品。而后墙的墙壁上,则依次并排 悬挂着八个隆起的物件,用袋子裹得严严实实。“这就是八个竹马。”王向东解释,之所以用八个,里面有个典故,好像跟八个将军有关,但现在大仵已没有人能说 清楚是哪八个将军了。
    
    王向东踏上木头堆,想把其中的一个竹马取下,刚一触及,一群蚊子“嗡”的一声散开,灰尘纷纷落下。
    
    他将竹马抱到院子里,从袋子里取出竹马。这已经不是一只完整的竹马了,马的腰部已经塌陷,露出竹子制作的马的骨架来,而马头,则深藏在马腹中。
    
    王向东从马腹中取出马头,安装在马身前部的一个竹筒上,一个相对完整的竹马立刻出现了。王向东说,表演时,马头及马身还需要用彩纸重新糊裱,马身下还需要用彩色布匹遮挡。

    民间舞蹈团解散之后
    
    王向东跳进马腹,架起竹马,欢快地前后左右跳动起来。霎时,一匹雀跃异常英姿勃发的白马,点亮了院子里的没落气氛,也感染了我们。“已经三四年没有表演过 了,这些40多年前的道具由于家中没地方放,扔在这里,可惜了。”跳过竹马之后,王向东喘着气说。“可惜了”的,还有西屋门上头堆着的一堆旱船的骨架,它 们结满了蛛网,成为昆虫们的乐园。而这些,只是大仵民间舞蹈表演道具的一部分。
    
    在王向东的父亲王国明的家里,一间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的杂物棚里,两个狮子头包裹着放在一角,狮子皮扔在一旁,有着经年的雨痕,而狮子滚的绣球,则长起了灰坨儿;表演“鬼会”所用的两个“老鸡鞭”,相互纠结着挂在一角,盘杈藏身在凌乱的各种农具间。
    
    王国明这位大仵民间舞蹈的传承人,80岁的高龄,思维依旧活跃。他能想起表演“鬼会”时钟馗所穿的大红蟒袍,便从屋内一个角落艰难地将它扒出来,又找出打结在一起的胡须和落满灰垢的帽子,让记者穿上试一试,拍张照,感受感受。
    
    龙舞、小车舞、高跷等,更多的道具,则在别人家,各自保存。“舞蹈团已经解散三四年了。”王国明黯然地说。

沉淀三百年 民间舞蹈被激活记忆


    三百多年前的舞蹈记忆
    
    大仵民间舞蹈团解散后的三四年间,王国明常半夜从噩梦中醒来,时刻忧心大仵民间舞蹈断送在他这个传承人手中。“300多年的历史啊,眼看着要传承不下去 了。”王国明说,早在1641年,王家的先祖,大仵集的一位药材富商,早年在外埠经商时看到有龙舞、狮子舞、小车舞、旱船、高跷等民间“玩意儿”的表演, 十分欣赏,便有了“引进”的念头。
    
    六十大寿时,弃商归家的王绅士又和儿女们商议,从外地请来龙舞、狮子舞、旱船、竹马、小车、高跷表演,好好热闹一番。
    
    演出一直进行了三天三夜,极为轰动。风光无限的王富商高兴得彻夜难眠之余,又生想法,何不让他们再多演一段,让集镇上的人跟着他们学会,等自己六十六大寿和八十大寿庆祝时,不用再请外地的表演班子了。
    
    大仵集地处亳州至开封、归德府(商丘)至陈州(今淮阳)的交通要道,这些民间舞蹈一旦在此落户生根,便繁衍不息,产生了七种民间舞蹈,除了推小车和舞旱船带说唱外,其他只有舞蹈没有说唱。这七种舞蹈一直沿袭,在解放前曾一度兴盛。

    反抗的民间表演
    
    明末清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沦为亡国奴的大仵民间艺人感慨时局,不胜悲愤,便以岳飞与秦桧的故事创作了民间舞蹈“鬼会”(当时是不能直白反对吴三桂的,只能采取影射进行讽刺)。
    
    解放前,大仵的民间舞蹈在方圆一带名头很响,日军进柘城时,驻守的小队长听说了大仵的民间舞蹈,就让去表演。
    
    村民们迫于压力不得不去,用鞭子打场子时,一个日本兵耍横站着不动影响表演,耍鞭子的艺人王国章本来就一肚子怒火,趁机装作无意一鞭子打在日本兵的脸上,日本兵的脸顿时皮开肉绽。
    
    艺人们吓了一跳,好在小队长认为耍横的日本兵该打,他们才没有出事。
    
    另一次表演,是为当时的伪军军长张连峰的叔叔“老太爷”表演的。
    
    张连峰在日本留过学,留学归来就投靠了日本人,当了伪军的军长,在柘城一带势力很大。他的叔叔“老太爷”过寿,请大仵的表演团队前去表演,结果大家都恨汉奸不愿意去,逃了出去。
    
    王国明说,后来大家虽然被强迫去演出,但也没有丢掉骨气。大仵艺人曾经在日本兵刚进柘城车坏到大仵时,偷偷烧掉过一辆军车。

    重拾旧梦组舞团
    
    度过漫长的寂寞期之后,大仵民间舞蹈终于重见天日。这一年是1995年。
    
    王国明从宜阳煤矿退休已经9年,赋闲在家的他突然有一天被村民们找到,要求他带头恢复大仵的民间舞蹈。
    
    八九岁即开始在鬼会中扮演“小鬼”的王国明这一刻记忆突然被激活,并被推荐为大仵民间舞蹈团的团长。他们开始联络老艺人,家家户户三十五十地对钱购买原材料,自己制作道具和演出服装。
    
    那是一个打工尚未流行的时代,农忙过后赋闲在家的众多年轻人热情很高,不要任何报酬,白天黑夜地忙碌,制作道具的制作道具,学习表演的学习表演,可谓一呼百应。
    
    他们一共组织了七个表演班,分别为龙舞班、“鬼会”班、竹马舞班、旱船舞班、小车舞班、狮子舞班、高跷舞班。每个班都有人领着学习和表演,人数多时,时常会有一二百人。
    
    经过演出的考验,舞蹈团闯出了名头。县乡逐渐予以关注,县计生部门年年请他们到各乡镇巡回演出,宣传计划生育;还曾经代表柘城到商丘等地演出;2008年,被申报成为省级非遗项目。(原标题:沉淀三百年 民间舞蹈被激活记忆)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原文时间:2010-11-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