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中有很多高贵的青铜器,给人直接的印象是,墓主人是一位地位显赫的大人物。
最初让考古队员感到欣喜的是在陪葬品中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编钟,后来的清理表明,这套编钟一共有8件,最大的一件重达30公斤。这是西周晚期墓葬发掘中惟一完整的一套。
在一号墓的挖掘现场,随着挖掘工作的逐步深入,考古队员感到了越来越多的喜悦。在很多青铜器上都能看到一些铭文。对考古学来说,文字是揭示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事后证实,35件礼乐器上的铭文中都有“虢季”字样,说明墓主人叫虢季。
礼器的品种繁多,有十多种,每一种都有特别的用途,合在一起,标志着贵族的身份和地位。礼器中有七鼎、六簋、六鬲,按周的礼制,墓主人应当是虢国的国君。
这就是国君的地下世界。椁室的底部用多块木板南北纵向铺成。底板上铺一层席子。中间是一具木棺。木棺周围摆满了随葬品,有大型礼乐器,各种兵器和车马杂器,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就在这个看似杂乱的车马器堆上,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件最为珍贵的文物。
这柄玉茎铜芯铁剑,残留34.2厘米,包括剑身、剑柄、剑格和剑首四部分。剑柄用玉做成,玉柄之内的铜芯和柳叶状的剑身相连处还镶嵌有两组条状的绿松石片。下葬时剑身用丝织品包裹,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显然这把剑是墓主人的心爱之物。它说明当时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出精美兵器的特殊工艺。
出土时剑身通体严重锈蚀,中部因受压而断裂,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经过测试,证明这把剑是铁制的。这一结果令人吃惊。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人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代,学会了人工冶铁技术,但是这把剑的出现,将中国的人工冶铁史提前了一个多世纪,它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墓主人的栖身之所却是一片狼藉。木棺分内、外两重,棺外有棺罩。但棺罩和外棺都已经腐朽,只留下了灰末。
内棺的盖板上铺着几十件零乱的玉器。
揭去内棺盖板,棺内就是墓主人的尸体,外面曾经包裹着一些丝织品。
墓主人的骨骼全部腐朽,但贴身覆盖和佩带的玉器密密麻麻,有些混杂在一起,辨别不出形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文物修复专家白荣金被专门请来指导玉器的修复工作。由于玉器串联的绳子全部腐烂,椁板的坍塌和堆积的淤土使得玉片散乱无序,给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