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至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地坑院具有省工省料,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的优点。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了六代人。
地坑院其独特的形式是民居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曾被德国人鲁道夫斯基称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具有很高的历史学、社会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今,他们正面临着消亡的命运。
黄土高坡孕育的穴居文化
地坑院,这一神秘的地下村落,在晋南、渭北、陇东地区较为常见,但在河南,似乎也只有三门峡陕县才会“出产”。
从三门峡市区前往陕县的途中,荒凉层叠的黄土高坡不时闪现,沟壑纵横的地貌,很容易让人想起陕北高原的风情。过陕县县城一路南行,这种地貌一路高低蜿蜒起伏。
走上十几公里,地势突然变得平坦,极目远望,再也寻找不到沟壑纵横的荒凉。“我们已经进入塬区的高台了。”随行的陕县宣传部工作人员王恒帅说。
塬,这种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它原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在陕县,这种地貌十分平常,它们由厚为50米~150米的黄土构成。而黄土则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打开陕县地图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塬可以覆盖一个乡镇,甚至覆盖两个乡镇。陕县近百个村落的近万座地坑院,就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
这三大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在这些塬上的人马寨、庙上村、窑头等地,都有仰韶文化遗迹发现。而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
“陕县的地坑院,无疑是人类穴居文明时代的延续。”王恒帅说。
地上世界,地下世界
我们要去的庙上村,就坐落在张村塬边缘,它隶属西张村镇。
一条布满碎石的土路,把我们送进这个闻名已久的村庄。地面上挺拔的瓦房和村口聚集聊天的人群,让我们怀疑走错了地方。地坑院村不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吗?
“1990年以前,还是你想象的那样,但以后不少人陆续搬了上来,形成了地上地下两个不同的世界。”在村口闲逛的张世固老人说。
青砖灰瓦,枯树绕墙,闲嗑的人群、欢叫的牲畜,这和中原其他村庄的冬日景象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是庙上村地上的世界。
“想看地下世界,我带你们转转。”张世固说。他带领我们先看了“庙上天井院度假村”,这个度假村有5个相通的地坑院组成,考究的门窗、高挂的灯笼、崭新的布局,显然是重修的结果。与度假村相邻,还有六七座类似的地坑院,是陕县旅游局正在修建的景点。
我们更感兴趣的还是有人居住的院落。在度假村北边和东边,还有三四十座住人的院落。这些院落大多呈1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深七八米。俯视下望,可见每个院落大多有8孔窑洞。据介绍,这些窑洞分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门洞窑和茅厕窑等。主窑多为九五窑,宽3米、高3.1米;其他窑为八五窑,宽2.7米、高2.8米。主窑可见三窗一门,其他窑则二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窑则无窗无门。
与地上世界的热闹喧嚣相比,地下的地坑院落则显得十分静谧。虽然是正午做饭时分,但地坑院里却很少听到人声,安安静静的景象,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只是通向地面的烟囱冒出的炊烟,说明院落里还有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