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井
此外,在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还要砌一圈青砖青瓦屋檐,用于排泄雨水;而屋檐上则砌起一道四五十厘米高的拦马墙,可防雨水,可保地面行人安全,也可作装饰用。
在整个院落里转上一圈,这种匠心独运的构造,不能不让人赞叹民间智慧的伟大。
院落里的风水秘密
坑院深深,站在院中央,可以感受天人合一,也可以不时发现深藏的风水秘密。这也是地坑院最讲究的地方。
张世固说,地坑院的建造,是关系到家庭兴衰的大事,因此在动工之前的选址中,必定要请风水先生看宅子,造地形,定坐向,量大小,下线定桩,选择吉日动工。对地坑院基地的选择十分讲究:一般都选择宅后有山梁大塬的地方,谓之“靠山宅”,意思是“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吃不完”;而很少选择临沟无依无靠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被称作“背山空”,寓意“背无依靠,财神不到”,很不吉利。
地坑院在建造过程中,受阴阳八卦的影响也很深。在动工前,必定要根据宅基地的地势和面积,按照阴阳八卦的方位决定院落的形式。
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不同的方位朝向和主窑洞所处的方位,地坑院分别被称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其中,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朝向,在庙上村,不少人家选择的就是这种朝向。在考虑阴阳八卦的同时,还要考虑宅子与宅主的命相是否相生。
张世固家院落的朝向是西兑宅,呈正方形,主窑在正西,厨窑在西南角,客窑在西北角、北面窑及南面窑偏西角,东南角和东面为五鬼窑和茅厕窑,东北角为门洞窑。
“还有很多的讲究,复杂得很。我也说不完全。”张世固说。
一座座院落,在一个村庄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里,传达着复杂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1976年村子里建成的最后一座地坑院的女主人
沧桑传承的历史断裂
庙上村的地坑院,大多有一二百年的历史。较年轻的几座,建造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后的一座则挖掘于1976年。很少有人能够确切地说清自己的院落建造于什么年代,他们唯一能够回答的就是“祖上传下来的”。
今年65岁的陈丹果,自20岁从邻近的张寺村嫁到庙上村后,已经在自己的院落里生活了45年。她不知道自己的院落建造于什么年代。她估计最少也应该有200年了,因为她嫁过来的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她家院落上面的一棵柿子树,已经有100多年了,而那棵柿子树,则是他们家挖好院落后才栽上的。
像陈丹果一样,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庙上村所有的村民代代恪守祖业,安居于此,终老于此。但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三户人家尝试搬出地坑院以后,整个村庄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在上世纪末,形成搬离高潮。如今仍然居住在地坑院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和无力在地上建造新房子的人。
历史的沧桑传承,似乎自此戛然而止。
“形势所逼啊!不搬出来儿子就娶不到媳妇!”谈起3年前从地坑院里搬到新盖的瓦房里,村民张邦栓一阵感慨。张邦栓说,正是这种风潮的兴起,不少地坑院被废弃和大量填埋。据记者了解,在整个陕县境内,每年有数百个这样的院落正在逐渐消失。
在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下,这种独特的民居,正面临着尴尬的生存挣扎。
为了拯救这种独特的民居,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于2005年4月将庙上村地坑院建筑群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定在庙上村禁止废弃、破坏和填埋地坑院,并将其列为河南省十大抢救工程和十大民俗经典。
在探索保护路径上,当地政府也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他们投入60万元资金建立“庙上天井院度假村”,提供吃、住、玩、乐一条龙服务。在这里,可以赏民居、品尝当地婚宴“八大碗”的民风民俗,不失为一种淳朴的体验。
在开发和保护上,庙上村也许是一个特例。其他村庄能如此幸运吗?